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將近十年前,我曾協力策展一系列「被忽略(遺忘)的小說家」講座,當孤陋寡聞的我讀到「哈佛燕京學社」創辦人之一、編纂「哈佛燕京引得叢書」的歷史學家洪業傳記《洪業傳》深受打動,幾乎可說好幾個假日都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慨歎「這本書應該介紹給更多人!」「這位傳主應該…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之所以受余英時先生作品的吸引,不僅是深感於先生學識的深厚淵博、行文的親切趣味,更主要是字裡行間的人格精神。 這個人格精神宛如日陽、月光與和風,使讀者心嚮往之,也成為自身的惕勵座標。以余先生在他第一本於台灣出版的論文集《歷史與思想》所寫的自序,更可昭顯其…
文/犁客 「我真的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謝金魚的興緻很高,「我們有三百萬的退休人口,健康狀況都還不錯,不見得要全都去當什麼志工,也可以深入社區和老人聊天、討論,傳承記憶然後成為獨立學人,學院裡的人力也可以輸出,傳授相關技巧。獨立學人的數量增加,可以和學院裡的研究者相互刺激、交流發展。」 「故事│寫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