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真的會恨她的寶寶嗎?如果有一個人打破恨意的循環,事情也許有機會不同。

文/劉心蕾(諮商心理師) *本文可能透露關鍵情節 這是一本你讀著讀著可能會漸漸發現不太容易消化的小說,它不只是典型的驚悚片,作者艾希莉以一種幾乎像是躺在精神分析躺椅上囈語的風格,大膽碰觸幾乎可說是禁忌的主題:親子之間的恨。 二十多年前我在紐約求學,當時曾去到美國大學女籃賽現場觀賽,即使已經過了那麼久…

【果子離群索書】來自心中的火藥味──讀宮部美幸《獵捕史奈克》

東野圭吾在《殺人之門》裡探討殺人的動機與行為,動念殺意與動手殺人中間有一道界線,或說一道門檻,很多人想殺人,動機醞釀成熟,但無法突破臨界點,也就是跨不過殺人的門檻。需要多大的恨意才能跨越殺人的那條界線/門,而付諸行動?小說的主角田島,殺意不時在心中浮現,卻終究下不了手,但為什麼有些人殺人如此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