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他人即地獄

文/ 陳慶德  許多文化學者想透過「我們」語言特性,來探討韓國人的自殺問題,在我看來,情況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嚴重與複雜。 首先,「我們」一詞已經帶出了「他者」的面向。沒有他人、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他者,如何成就「我們」呢?因此,不僅僅是語言思維造就自殺的盛行,我們必須要放大到韓國社會整…

歐威爾:焚書年代裡的文學奇品《我們》

文/殷杲 說到《我們》,彷彿成了慣例,必定要先拋出這句話將它定位正名: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作品,正是尤金.薩米爾欽(俄國)的《我們》(一九二○/一九二四)、阿道斯.赫胥黎(英國)的《美麗新世界》(一九三二)和喬治.歐威爾(英國)的《一九八四》(一九四九)。 這三部書中,論名氣以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最…

美國的新時代,會不會是《一九八四》的續集?──反烏托邦議題及相關書單

編譯/黃彥霖 2017年1月20日,全世界看著一個在競選期間掀起無數波濤、幾乎口無遮攔的地產大亨登上了全世界最有權力國家總統的位置。那天是星期五,是一個同時充滿節慶與動盪氣氛週末的開端,只是沒人料到週末還沒結束,新的一波巨浪又從白宮湧了出來。 週六晚間,新任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

不合作運動的終極教戰手冊

當兩岸軍事極端失衡、美國「棄台論」逐日抬頭 台灣唯一的自救之道只剩「全面徹底的不合作、不服從」 一種沒有投降的非武裝國防 本書集簡錫堦一生思想及行動的精華,以他親身參與並操作過的諸多議題,加上世界各國最經典的範例,從非暴力抗爭的基本精神,到「不合作、不服從」的實踐方法,甚至是與政府或侵略者長期抗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