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自己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豐富複雜的大書。」──專訪楊富閔 發表於 23 5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楊富閔 文/犁客 「2010年我在唸研究所,出版了《花甲男孩》;」楊富閔說,「後來《花甲》改編成電視劇、現在《我的媽媽欠栽培》要搬上舞台,我忽然發現時間也過十年了。」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對年幼的我而言,騎樓是童年發生的所在,只有騎樓才能體現挨家挨戶四字之精髓⋯⋯ 發表於 9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楊富閔 號作騎樓也好、亭仔跤亦可、多數人則叫它亭仔腳,我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語言文字離不開它──亭仔腳有時平鋪著與家屋同款的地磚,一如客廳之延長;也像馬路左右延伸特殊空間,隱隱然結構我出生至今二十五年來觀看世界的角度、盲點與成見── 亭仔腳是我書寫的位置:關於文學也關於身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都有一個做什麼事都行的老母,也都有一個欠栽培的媽媽 發表於 8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楊富閔 「媽媽,今天有沒有八卦?」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歌劇贈票活動|楊富閔《我的媽媽欠栽培》在舞台上 發表於 7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 楊富閔的心靈小史,語言符碼的跨界想像,看見文學與音樂、文學與偶劇、文學與「文學」的轉譯交錯。五感全開,活跳展演二十一世紀有聲的文學! ◎ 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 2019「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將楊富閔的散文作品《我的媽媽欠栽培》搬上舞台,以母親為軸心,描寫臺灣媽媽們看似什麼都會,總是為家庭奉獻犧牲,卻沒有自己的故事寫照。 ◎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