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當樂手牽起看不見的手——讀《搖滾經濟學》

文/翁玉玲 《搖滾經濟學》是一本遺作,集結了作者過往的演講稿,將自己的專業和嗜好相互配合。文筆流暢、觀點新穎是一大亮點,引用音樂人的專訪當佐證資料,更讓這本書增添許多的說服力。 用經濟學思考音樂 音樂產製具有規模經濟和不可替代性兩大特色,得以在科技變革中求生存,書裡靈活地使用經濟專有名詞,讓「鮑莫爾…

比80/20法則更省力的成功法則?7大搖滾經濟學原理學起來!

文/亞倫.克魯格;譯/林步昇 對音樂產業的經濟研究,可窺見音樂的發展浪潮及其成因。音樂和音樂產業都在與時俱進,新型態的音樂和應用層出不窮,了解一些經濟學原理對我們理解這個產業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弄懂音樂產業的經濟學能讓你了解經濟力量如何以 不同方式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乃至整個社會的運作。 7…

少付版稅、侵吞著作權,唱片公司佔音樂人便宜的慣用手法

文/亞倫.克魯格;譯/林步昇 我問伊斯曼,為什麼有那麼多音樂人被經紀人或唱片公司以各種方式欺騙?他說:「要回答你的問題,最委婉說法是貪婪和挑軟柿子吃。」 伊斯曼這一生見過太多無良經紀人和唱片公司的貪得無厭了。他表示:「對於我的每一個搖滾樂界客戶,我會先透過法律程序解雇他的經紀人,幫助他拿回自己的版權…

貝佐斯與天后泰勒絲都在做!對顧客差別待遇為何反而掀起搶購潮?

文 /亞倫.克魯格 ; 譯 /林步昇 活用鮑伊定理,最能開創互補商品利益者勝出 大衛.鮑伊曾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音樂將變得像水電一樣方便可用。你們要做好不停去巡迴演出的準備,因為這可能是唯一有個人色彩的東西。」 這段話貼切點出了一個重點:在音樂產業中,除錄製唱片外,你還必須有可以拿來銷…

厄運看不到盡頭?在悲觀情緒中,掌握絕地重生的3大槓桿!

文 /亞倫.克魯格 ; 譯 /林步昇 規模經濟與不可替代性,是打造超級巨星兩大要素 馬歇爾是他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他對所得分配狀態的變化大感詫異,在評論1870 年代時寫道:「現今能力普通、運勢平平的商人所獲利潤是史上最低 ⋯⋯而對那些才運 兼具的人來說,他們可經營的範圍如此之廣,這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