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的已知與未知:從《愛的藝術》實踐「以愛為名」的日常講座側記

記錄整理/工三行銷 3月,一個由大雨、晴天交織而成的週六午後,「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獻給十六歲少年少女的一本書」系列講座邀請到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在「文房・文化閱讀空間」與策展人暨講座主持人陳蕙慧,與現場與線上的讀者朋友分享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時代的不朽經典《愛的藝術》。 在講座之初,陳蕙慧提…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愛的藝術──專訪丹鳳高中宋怡慧老師

記錄整理/工三行銷 「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獻給十六歲少男少女的一本書」系列,邀請到長年在校園與少男少女分享閱讀的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於講座前夕,宋怡慧與讀者分享她與文學相遇的歷程,以及推廣閱讀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文學帶來的叛逆革命 「文學對我來講就像是氧氣,它是真實存在於日常生命的一部份;…

我們最初的文學讀本──少年《野性的呼喚》&《紅樓夢》少女

記錄整理/洪啟軒 新年後的首場講座,邀請到吳妮民、陳輝龍二位作家來與讀者分享他們的十六歲之書。開場主持人陳蕙慧介紹兩人背景與選書,接著由吳妮民首先簡介自己選書《紅樓夢》的緣由。小時候她讀的是父母買的「簡單版」《紅樓夢》,全書濃縮後形成寶玉、寶釵與黛玉的三角戀愛;高中時課本的選文「劉姥姥進大觀園」,除…

青春如夢似幻,文學不請自來:陳輝龍與吳妮民對談關於十六歲的啟蒙

記錄整理/洪啟軒 陳輝龍曾是其他小說家口中的夢幻作家,《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說他的小說:「每一篇都像是清涼暢快的雞尾酒,可以一杯接一杯喝下去」。後者把銷聲匿跡的陳輝龍找回來,找來年輕的作家盛浩偉專訪,頗有世代接替之感。就連盛浩偉也這樣形容:「陳輝龍的小說⋯⋯是酒,裝在短篇的shot杯裡,讀著讀著就…

與文學發生親密關係:十六歲讀《千江有水千江月》──專訪楊佳嫻

記錄整理/鄭博元 「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系列講座,邀請到清大中文系副教授楊佳嫻,在學術身份之外,她也是詩人、散文家、評論者。講座前夕,楊佳嫻於「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暢談她少女時代的閱讀。 被書本哺育長大 談起與文學的邂逅,楊佳嫻話說得重:「文學救了我。」自年少開始,她有多次從身心低潮的陷落狀態中被…

「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獻給十六歲少年少女的一本書」──策展人陳蕙慧訪談

記錄整理/鄭博元 大疫之年,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被改變了,人心也隱隱著透出對未來的不安。此時,透過文學、閱讀探尋一方平靜,是一劑良藥。「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系列講座,將邀集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閱讀與創作的啟蒙。自9月起至2022年2月,將於文房.文化閱讀空間展開一系列的精彩對談。 徬徨少年時: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