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現在台灣,當代的模樣──台客,我的母親:《設計嘴泡》新書座談側記

文/葉維佳 《設計嘴泡‧新台客》是一本為時一年多的採訪文章集結,由藝術家、設計家黃子欽訪談臺灣的九位藝術創作者。文章最早由「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專欄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線上刊載,這次出版書中更加入多幅受訪者們的藝術創作,配合訪談攝影、理念的對話交流,形成一場充滿生命力的臺灣當代藝術展出。 …

8/27 在歷史中找靈光,「新台客」大逆襲!|《設計嘴泡・新台客》新書座談會

氫酸鉀的插畫像是在召喚日治時期的生活記憶工匠美學。他的畫中有當時阿公阿嬤的日式教育、時代歌曲、美術養成環境,仔細聽他談話,會發現他對於日治時期的台灣考究極深。 他總說,現在的台灣與以前的台灣不同,有了一層斷層,無論是美學、文化上都無法順利銜接;但我感覺他是以自己的風格在盡力弭平這個差距,他將生硬的台…

黃子欽看臺灣設計面貌:多一點了解,強健包容力那條肌肉的能力,就會增加一點

文/臥斧 二○一五年初,「Readmoo電子書」邀黃子欽和小子兩位設計師,在國際書展會場舉行的「犢講座」上對談。時間太短,想講的太多,講座結束後,「Readmoo電子書」和黃子欽都認為:接下來需要有個專題,讓黃子欽把自己想講的、想問的,有系統地整理出來。 「有一回讀到森山大道的採訪,讓我想起自己也很…

台客美學,我島的氣味

群星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李清瑞 說到「台客」,你心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呢?是陳昇、伍佰、MC HotDog 的台客搖滾?還是穿著藍白拖、嚼著檳榔、喝著保力達 B 的鄉土男兒? 「台客」一詞最初是在一種族群意識氛圍下誕生的詞彙,然而隨著時代變化,「台客」的意義也不斷地被詮釋,任何被認為很「台」的特徵…

咦?台灣既視感──屬於我們的台灣時代

文/黃子欽 日本時代、民國時代、電視時代、廣告時代、網路時代……,現在我很想有一個台灣時代。 讓我們來找一些台灣的圖像物件。日本時代是明信片,街道、景點、農業、風俗,一種殖民地的標籤印象。民國時代是洗腦課本,長江黃河萬里長城、反攻大陸、士兵剪影、眷村、梅花、保密防諜。電視時代是各種童年代言人,無敵鐵…

何佳興:台就是一種存在我們周遭生活的文化──黃子欽、何佳興、聶永真的「台客」印象

口述/黃子欽、何佳興、聶永真,文字整理/林毓瑜 黃子欽:二○一五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出版會出版了《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訪問聶永真、小子、王志弘、何佳興、霧室五組台灣書籍設計師,及相關出版周邊,探討台灣近年裝幀出版的創作能量。聶永真、何佳興也到日本參加座談。 針對《T5》的日本衝擊議題,何佳興…

聶永真:設計就是企劃──黃子欽、何佳興、聶永真從蔡英文的「點亮台灣」談起

口述/黃子欽、何佳興、聶永真,文字整理/林毓瑜 黃子欽:二○一五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出版會出版了《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訪問聶永真、小子、王志弘、何佳興、霧室五組台灣書籍設計師,及相關出版周邊,探討台灣近年裝幀出版的創作能量。聶永真、何佳興也到日本參加座談。 針對《T5》的日本衝擊議題,何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