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11:歸納與演繹──鑑識機率的推理科學

文/犁客 2000年,美國播映的《CSI犯罪現場》影集,讓觀眾把犯罪刑偵故事的焦點,從威風的刑警或天才的罪犯,轉到鑑識人員身上──大家發現,這些本來在故事裡只負責提供資訊的宅宅配角,不但又帥又美腦子又好,還會理所當地使用各種很酷的裝備講出一大堆塞了專有名詞的台詞。 這類影集裡有些東西很切合實際的,例…

推理跑讀事件簿 Case 11:歸納與演繹──鑑識機率的推理科學

常看犯罪電影或推理小說的人應該都對「鑑識人員」相當熟悉,常常透過現場遺留的一些小型物證就能直指兇手的身分。然而來到了現實,鑑識結論很少達到百分之百程度,現今偵審上對於鑑識結果的引用偶有錯誤發生,加上受限於現場狀況物證解釋之極限,常產生一個結論各自表述的怪異現象。 這次「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 11:…

古代的驗屍智慧:《誰說仵作不科學?》

文/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多數的推理小說通常從一具「屍體」開始,對於屍體的知識,往往是書寫/閱讀推理小說不可或缺的元素。許多詭計的設定都圍繞著屍體而展開,像是屍體的身份、屍體成為屍體的時間(死亡時間)等,都是推理作家會多加著墨之處,故事裡的偵探或多或少有些基礎法醫學知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