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唐代文壇最知名窮詩人,杜甫其實沒那麼值得同情

文/江仲淵 綜觀杜甫的一生,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他可能是史上最懶的詩人。 所處時代:中唐,正好出生於玄宗即位那年。 代表作:〈春望〉〈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經歷: 一、四十四歲才找到工作,儼然一副人生魯蛇樣。 二、曾亂嗆朋友,還差點因此被翻臉的朋友嚴武殺掉。 三、善於躲避仇人,安祿山殺不了他,嚴武也…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有人數三百、有人刷一萬!?──詩人都花多少錢喝酒?

由於本魯是個酒量頗差的蛇蛇一條,平時沒喝酒的能耐,但對酒價還算了解,像易開罐的台啤、海尼根只要幾十塊就有了;如果買潘多拉或Costco的紅酒大概兩三百塊,超商買的小瓶威士忌也差不多;至於XO或高級紅酒的價位那就是另一個檔次,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真的沒消費過。 至於古代的酒價多貴呢?雖然這種軼事在…

今晚我想來點……古代文人的厭世能量

文/厭世國文老師 按照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對「厭世」一詞的解釋,現在我們常提到的意義,偏向指稱為「厭惡俗世,脫離塵囂」,若根據此定義看待屈原、陶淵明、蘇軾、李白,以及杜甫,以上五位高中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作家,那麼誰最想逃離這個庸俗的世界?他們的「厭世」又有何不同? 一、屈原:厭世能量MAX–邊緣人的自…

李白似乎傾力活得起伏跌宕,但他的「通天之路」注定殞落

文/王德威(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李白(701-762)的故事不好寫。這位盛唐詩人聲名太大,傳奇太多,千百年來有無數文人歌之頌之;他的詩作如此膾炙人口,〈靜夜思〉、〈蜀道難〉、〈將進酒〉、〈戰城南〉、〈下江陵〉……早已成爲民族記憶…

「雅」要地位也要錢,唐代詩人大抵都想著同一件事

文/ 石繼航 又是一個枯冷的冬天,木葉盡脫、滿地寒霜,北風傳來清冷寒冽的氣息,夜空中恍如天河之沙般的粒粒寒星也格外明澈。我總是對物候的變化特別地敏感,每個冬天,在我的記憶中,總有一縷縷模糊卻難忘的痕跡。古人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細算一下,確實,幾乎每年的冬天裡,都是我著書最…

「寫作是獨立而行的職業,無法與人為伍。」──專訪哈金

文/哈金;筆訪/犁客 「寫詩會使小說家更注意語感和風格。」哈金道,「而小說家寫詩往往多呈現戲劇性,這是好事。任何佳句本質上都是戲劇性的。」 台灣許多讀者認識哈金的開始,是他2000年在台灣出版繁體中文版的長篇小說《等待》,前一年,世紀末的1999,《等待》在美國得了美國國家書卷獎和福克納獎,細心點的…

父親會趁我在家時冷不防地掀開房門,亮出一冊本子,隨即照本細數我的罪⋯⋯

文/崔舜華 我問過自己:如果世上有神,我對祂來說重要嗎? 讀小學時,父母加入了一個來路不明的組織,名叫「中華科學意識研究會」。名為研究,實際上則集宗教、政治、直銷於一身。 領導組織的「老師」,自稱李白、李後主與蘇東坡等幾世文豪投胎入身,對自己的詩才格外自信,寫了好幾本舊體詩,自譜曲調,囑咐信徒如父親…

【評書青鳥】對於關心歷史跟文明的人而言,每個時代都是古代

側記/Mitty Wu 「這個社會文不文明,要看這個社會如何對待他的古代。」 羅智成《諸子之書》的構想來自他學生時代面對各式穿統典籍的感觸,希望賦予這些久遠的心靈現代化的體悟,不過度依賴真實的歷史或是文化,只要是感到興趣的精采古人,他都會加以虛構的想像與個人的解讀,進而編織成有趣的篇章。 而《諸子之…

莎士比亞說詩人不屬於這紅塵俗世,當代詩人卻不乏比常民更俗世之流。

文/陳克華 「詩想」一路寫了幾年,我想談的,表面上也許是詩,但其實是人。人的品質。 寫詩的人,應否具備某種程度上的「詩的美德」──既然詩人在許多時候並不抗拒享有社會名聲、地位,甚至金錢,和來自大眾的榮寵? 但何謂詩?何謂詩人?又何來詩的「美德」? 梁實秋引西哲的話說歷史裡的詩人看似神聖,但住在隔壁的…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那個最後選擇焚書的藏書人

最近大夥風靡搶購衛生紙,被鄉民以「安屎之亂」戲稱之。我同溫層除了感慨同樣是紙,圖書銷量始終低迷無起色之外,更有人想出將庫存書變造成衛生紙(94我),或提案乾脆直接把新書印上衛生紙,隨擦即用、用完就丟這般,悲憤又自嘲。 以上只是講幹話,但事實上我在散文集《來亂》有一篇〈紙漿之愛〉,旨在感慨眼下這個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