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只要你真心相信刻板印象存在,它就會變成真的⋯⋯《韋瓦第效應》 發表於 18 12 月, 2017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十幾年前,美國人發現一件奇怪的事:頂尖大學裡,SAT成績相當的學生當中,黑人在大學課程的成績表現通常比較差。是的,我們知道黑人是弱勢族群,他們在美國的平均收入、成就和壽命都比白人低,唯一比較高的是從事高工時、高勞力和高風險工作的比例。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身為現代父母,你必須更新你的教育價值觀! 發表於 10 8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蔡穎卿 如果要舉出眼前教育所出的問題,十本書也寫不完片碎的實例,但是,看到問題並不等於找到解決的方法,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不等於問題消失或得到改善。其間一定要經過的程序是「觀察」與「行動」,這可以用孫運璿院長的「Work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幹嘛分析失禮、八卦,和低級幽默!?《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書評 發表於 18 7 月, 2016 By 朱家安 圖片來源:Pixabay 從英文書名「The Virtues of Our Vices」(惡習的美德)下手,你或許更容易猜到這本書的主題。作者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是美國阿弗雷德大學(Alfred University)的哲學家,在這本書裡,他以異常認真的態度面對人生活中常見的五種惡習(或者說,常被認為是惡習的東西):失禮、八卦、勢利、低俗幽默和不尊重。具體而言,他處理的問題包括這些: 完整文章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 專欄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大腦,最喜歡你了!(摸) 發表於 25 12 月, 2014 By elek 人是什麼?人不斷提出答案,樂此不疲,而晚近最受歡迎的謎底是大腦,彷彿這個黑盒子一揭開,名為人類的災難就能得著解釋。相關的科普書多半不算太暢銷(《快思慢想》是例外),但每年仍有一定的新品項問市,傳達科普知識,也跟「鍛鍊」、「開竅」、「蛻變」等壓箱底的希望掛在一起。謎底同時是救恩,人類自戀物語又啟一章。 2008年,遠流譯介《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s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教育基本功:學會思考,贏在人生的轉折點 發表於 22 10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洪蘭 最近有位中研院的院士對台灣的年輕人提出了「四缺一沒有」的建言,他說現在的學生是缺熱情、缺自信、缺野心、缺決心,沒有思考能力。忠言果然逆耳,學生都很不服氣,在網路上罵翻了。但是細想起來,我們在第一線教書的老師的確有感到現在的學生對未來比較沒有野心,也比較沒有邏輯的推理能力,最顯著的例子是他們會去相信電視廣告中,非專業「名人」代言的產品。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