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誤解心理疾病,我們越會忘記致病的最大成分不是自己

文/伊恩.弗格森;譯/宋治德 作者伊恩.弗格森(以下回答部份簡稱弗)在《社會主義評論》談到他的新書《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 問:憂鬱症和焦慮症令人們感到像是現時的流行病,討論的熱度越來越高,而且經常與失業問題合起來談。為什麼心理健康的相關議題近期會湧現出來? 弗:我認為唯一最重…

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文/萬毓澤 使實際的資產者最深切地感到資本主義社會充滿矛盾的運動的,是現代工業所經歷的週期循環的各個變動,而這種變動的頂點就是普遍危機。這個危機又要臨頭了,雖然它還處於預備階段;由於它的舞臺的廣闊和它的作用的強烈,它甚至會把辯證法灌進新的神聖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的暴發戶們的頭腦裡去(Marx, 2017…

11/25【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啟蒙辯證法與虛無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在中國

從思想上來講,法蘭克福學派基本上認為,工人階級富裕起來以後不再是革命的動力,現在的革命力量是所謂的「新反動派」、「新左派」,包括懷有激進情緒的學生、青年知識分子以及某些受到排擠和被遺棄的社會階層。在本質上,他們認為現在的革命已不是社會革命,而是心理的或本能結構的革命,因為人的本能受到各種社會文化抑制…

【讀者舉手】有時,「導讀」會讓我們「誤讀」

文/馬尼尼為 很多年前,我在書店看到陳志勇(雖是中文名,但他是澳洲華僑,以英文創作)的《緋紅樹》,圖畫與文字有種奇特的新鮮感,於是就把它買回家;回家再讀一次,看到了出版社夾在書裡的附刊──相當厚的一本《關懷憂鬱症專刊》,將繁體中文版《緋紅樹》被定位為一本詮釋憂鬱症的繪本。 很多年後,我為了帶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