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學即開始能力分班,「文化資本」暗中持續運作

文/張優遠;譯/方祖芳 從某些角度來看,低收入父母的經驗與較高收入的父母沒什麼兩樣。我的電話不時出現孩子同學父母傳來的訊息,代表大家都很關心孩子的學業;採訪不同階級背景的父母,我發現所有家長都花很多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在校學習情況;報紙的讀者來函和網路時常有關於學校、家庭作業及考試的討論,透露出國民…

我意識到,要在學校這個遊戲中成功,必須變得善於服從

文/凱莉.麥克唐納;譯/林麗雪 「教育通常在做什麼?教育是在一條自由流動的小溪上面,做了一個直接切斷水流的溝渠。」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 「妳再不閉嘴,我就要把妳丟出窗外。」一位一年級老師對我這樣吼道。我當時才六歲的小小身子全身無法動彈。我發誓她很認真,所…

柬埔寨的孩子交賄金才能上學,考試答案和文憑也用買的

文/喬‧布林克里;譯/楊岑雯 每一天,區善阿(Chhith Sam Ath)的兩名年幼孩子出門上小學之前,她會給他們一人一小筆錢。孩子踏入教室那一刻,就會把錢遞給老師。所有學生也都這麼做,一個接著一個。未能每天繳錢的學生可能會得到壞成績,有些學校還趕他們回家,或是強迫孩子在牆角罰站,直到放學。 上萬…

「你們的教育聽起來很便宜」

文/ 吳媛媛 記得有一次,我和先生的同事們聊到了不同國家的中學教育,我形容自己在臺灣的經歷:一個老師教四十位學生,教學以講課的方式為主,評量則多採取可以快速評分的選擇和填充題。一個瑞典老師聽了之後說:「你們的教育聽起來很便宜,可以替政府省不少錢。」我聽了一愣。我聽過很多描述臺灣教育的形容詞,但是「便…

不讓孩子照單全收,瑞典國文科、社會科老師攜手合作

文/吳媛媛 瑞典的義務教育不是最完美的,但在充沛的資源和意願下,他們確實是卯足了全力。在新興網路媒體帶來的一片亂象中,為了培育一個個未來的媒體讀者和媒體工作者,讓媒體發揮最大的民主效用,瑞典各團隊不斷針對考試結果和社會趨勢進行大小規模的研究,並在教學和考題上加以對應和改革。 在媒體識讀的教育上,瑞典…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義務教育究竟該教什麼?從公民責任出發

任何關於教育的爭議,不論是文言文、多元性別、本土意識,還是建構式數學,在正反多方論戰之餘,總有人提出「得要回到教育的目的來看,才知道什麼內容恰當」。我完全同意這個主張:教育政策是為了達到特定好目的的工具,要知道教育應該怎麼做,得要知道辦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上述教育爭議,是出現在國小至高中。這個階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