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餓,叫大人覺得你餓

文/郭葉珍 某次去參加喜宴,同桌有一個小二生,周圍的大人們幾乎都把焦點放在他身上。宴席中有道魚,我正想專心吃的時候,同桌朋友突然招喚我。「教授妳看,這個小孩都不吃飯,怎麼辦?」朋友心急地說。 我抬起頭準備了解情況,發現小二生堅拒著大人的各種遊說,眼睛總是看著地上。 我問他:「看得出來你很不想吃。我可…

最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說話方式,不是質疑或謾罵

文/金芝英;譯/張鑫莉 在幼稚園擔任老師的教職生活時,有一個完全接受媽媽管控行動的七歲小男生,雖然這位媽媽堅信孩子一定會像在家裡那樣,表現出遵守秩序的樣子,但事實卻不然。孩子在學校裡,不僅有很嚴重的攻擊性,而且不會考慮對方的感受,時常說出傷害同儕的話……等,這些都是很明顯的缺乏社會化的行為。透過和父…

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從「練習對困難事物堅持」開始

文/安琪拉.達克沃斯 「如果你是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又不想抹煞孩子自己選擇的能力,我建議你試試困難任務規定。」 我和很多家長一樣,直覺認為學芭蕾、鋼琴、美式足球或任何有系統的課外活動可以培養恆毅力。這些活動有兩個重要特質,是其他情境難以複製的。第一,有個成年人負責掌控全局(理想狀況是支持又嚴…

王麗芳:親子問題卡住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教養像闖關,常常出現狀況題!孩子調皮搗蛋、欺負朋友、學人說髒話,卻怎麼教也教不聽……你是否也曾碰到這些棘手難題?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不是無理取鬧,而是看不懂別人的為難;不是愛爭風吃醋,而是不明白父母決策的理由。 親子教養專家王麗芳寫作並親自導讀《孩子只是卡住了 》,坦言這不是一本親子參考…

為人父母/子女的你,在想什麼?

文/小食曼 你對於「爸爸」的印象是什麼?是嚴肅、冷漠還是權威?那你有發現近年來整體而言,「爸爸們」的形象不停地在改變嗎?也許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職場中,家庭分工上也隨之改變,男性們扮演「爸爸」這角色的時間變多了,隨之而來的,是爸爸們開始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適時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