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我國中時候喜歡讀奇幻,」江佩津說,「《魔戒》、《哈利波特》,那時流行的,還寫了同人文在網路上發表。」 倘若看過《壹週刊》簡短但充滿餘韻的人物專訪、看過臉書「佩妮吃透透」粉絲專頁的採訪影片,那麼就可能曾透過江佩津的視角觀察人;倘若關心環境或社會議題,在網路、雜誌或書籍中讀過相關報導,那麼就…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這部經典有幾個重點: 一、副書名與書名幾乎等大,題為「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這是因為作者以紐約市民的一份子,在紐約生活的經驗為出發點,來思考1960年代美國主要城市的內城衰敗(貧民窟問題)、郊區擴張和都市更新。原書名為《美國美國大城的死與生》。 …
文/sway 全民打房‧重點提示 想買老公寓等都更改建,「專心」和「地段」是關鍵,不要以為帝寶後巷就是改建保證,有沒有臨大馬路、有沒有公共建設很重要,就算你沒法學投資客做天價假交易向銀行套現金,起碼買進以後要耐心等待,沒有個十年耐心,別想碰都更。 都市更新炒得兇、炒得大,你以為這把火只燒到台北市的老…
鄉民喜歡譏訕台灣人健忘,無論什麼激昂生猛、沸沸湯湯的公眾議題,嚷嚷了一兩個星期,隨即又春夢無痕。我們重新挖掘另一個無關緊要的明星劈腿、影片外流或小貓受困事件。 但我總希望大家不是真的忘記,像《神隱少女》的白龍,只是一時想不起來。如前陣子喧騰一時的社會住宅議題。那些豪宅居民之於青年、弱勢者的排斥,夜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