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我做叫高雅,你做叫低俗──晏殊的雅俗論

之前有幾樁新聞讓人覺得興味盎然。首先是蜷川實花展,太多人打卡自拍,導致看展動線阻塞,寶寶有苦說不出,然後他就爆氣了,結論是說台灣人看展也僅是為了虛榮心,不在乎自我美感之提昇。再來是某作家學者時經多年,重遊京都,未料一景一物天長地久之古都,早已在日幣連貶、廉航之亂的大環境下,今非昔比了。尤其是未解「花…

維多利亞時代的部落客──自我感覺良好的普特爾先生

文/群星編輯室 為什麼我不出版自己的日記呢?我時常聽到許多我根本不認識的人,也出版回憶錄,而我看不出自己的日記有哪裡比他們無趣(只因為我剛好不是某個「大人物」嗎)?我唯一的遺憾,是我沒能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寫日記。 ──查爾斯.普特爾 查爾斯.普特爾先生是一位生活在十八世紀晚期的英國男子,已屆中年的…

錢鍾書也嘆為奇書的幽默經典──廖彥博談《小人物日記》

於本週四的「經典也青春」中,邀請到了作家、譯者廖彥博來到節目現場,與各位聽眾分享讓《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也「嘆為奇作」的《小人物日記》。 與眾多描寫大英雄的文學經典不同,《小人物日記》的作者格羅史密斯兄弟透過日記體的第一人稱視角,描寫十九世紀末維多莉亞時代中產階級普特爾先生一家的生活點滴。 雖然整部小…

【果子離群索書】書不露白,私密而孤獨的閱讀

若說閱讀是私密的活動,在我身上完全可以驗證。書不露白,我在公共場合,捷運、咖啡店等地方,從包包裡掏書、收書,自來小心翼翼,以一種神秘的出手角度,封面朝內,遮蔽書名。書若闔在桌上,必也封底朝上。為什麼說不上來,但肯定和書的主題、內容無關。大致是像編輯人安妮.弗朗索瓦所說,她無法忍受有人從背後偷瞥她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