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喔喔喔這很奇幻!

不是有超現實設定就叫奇幻(鬼故事也有超現實設定啊),不是有魔法就叫奇幻(有很多奇幻根本沒魔法啊),不是有穿越到異世界就叫奇幻(有不少奇幻故事場景很固定),也不是穿得很歐洲中世紀就叫奇幻(有些奇幻故事就發生在現代都市裡)──嗜讀奇幻的讀者一讀就覺得「喔喔喔這很奇幻」,沒那麼偏好這一味的讀者有時會覺得「…

班長直言營區某幾處「最不乾淨」,站哨時千萬別買肉粽

文/林美容 軍中鬼話可以說是台灣鬼故事的一大發源地。部隊中的鬼通常沒有特別的形象,在我們蒐集到的田野調查資料中,只有兩則描述看到比較接近實體的形象,如看到「一隻透明的手」或是「在臉盆中看到人頭的影子」;其他的故事則多半是模糊的影子或是怪聲。 站哨千萬別買肉粽 二十年前,軍中的房舍大多很老舊,大家都說…

為什麼不相信鬼的人還是會怕鬼?

如果我真的不相信有鬼,鬼故事對我還會有效果嗎?如果讀了鬼故事而感到害怕,是否代表我還是有一點點相信鬼存在呢? 這些問題的基礎,在於情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東西。例如說,如果「怕鬼」跟「怕期末考」不一樣,代表害怕不只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是一種有「內容」的東西。害怕不只是發抖、冒冷汗、腎上腺素分泌,害怕還可以…

起於一顆駕駛座旁的頭骨,終於一場無人知曉的告別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接連有幾事讓俺想起《沒人知道我走了》。 不計在學期間因為作業之類要求而寫的東西,俺自己的小說練習大抵從寫短篇開始,那些作品自娛自樂,有的曾刊在自己的網站裡頭,都沒有正式發表。寫前幾篇的時候,對於篇幅該要多少如何控制字數其實毫無概念,只是覺得「這個故…

用妖怪拆解文化與社會──談「說妖」系列《蛇郎君》、《水鬼》、《魔神仔》

文/小部 近年來台灣妖怪已然成為顯學,相關的遊戲、漫畫、小說、旅遊踏查文學一一出現,媒介多樣,蘊含多方可能性。在眾多創作者中,「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可謂先鋒。這個原本只是大學時期就一起玩實境遊戲跟寫小說的同好群,隨著一波又一波的企劃,慢慢成長為不容忽視的堅實團隊。其中2017年出版的《說妖》系列,試…

嬰靈不是民俗信仰,紅衣小女孩不算都市傳說!?——專訪《特搜!臺灣都市傳說》作者謝宜安

文/愛麗絲 「一開始是學弟信誓旦旦地跟我說:『學姊,我跟你說,就是自九裡面那一間!』」談起聽過的都市傳說,《特搜!臺灣都市傳說》作者謝宜安記憶中的口耳相傳,應該和大多數人都相同。 「我小時候基本上,是完全不敢看靈異節目的,曾經看過一集介紹日本妖怪飛頭蠻的,嚇得瘋狂做惡夢,」說起都市傳說,一般大眾的印…

少女見妖收鬼實錄:顏訥與鄭宜農對談

文/許楚君;人物攝影/Wu René 吳翛 這個下午天空的臉色陰沉,卻還帶著臺北慣有的悶熱,好像隨時要下雨,隨時該有些什麼,要衝破滯悶的空氣。咖啡店就在城南一角,幾盞骨董燈隔出另一個幻異的時空,嫣紅沙發靠在暗綠牆紙,很宜於把自己陷進老椅子,在迷離晃曳的光影之間,聽一聽荒誕而至於久遠神祕的傳奇故事。 …

等會不管看到什麼,都不要相信。要相信你自己!

文/飲馬人 有的時候,幽冥界比我們活著的人單純許多,也好相處許多。例如招魂這件事⋯⋯ 活著的人你打手機給他,甚至當面叫他,有時他都未必會理你,可能裝作沒聽到或沒看到。但對於逗留在人間不知何去何從的靈魂,那些生辰八字的排列,就像是專屬他的手機號碼。你打給他,他一定會接,而且在案發現場招魂,就像是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