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伊國屋書店

未上市就賣光?紀伊國屋書店破天荒「獨佔」村上春樹新書!

編譯/林克鴻

村上春樹最新作品《職業としての小説家》(我的小說家人生,暫譯),即將在 9 月 10 日問世,不過就在這發售前夕,竟傳出紀伊國屋書店已買斷九成初版作品的消息,成為日本書市熱議話題。

日經分析,一般出版品的流通,是由出版社透過盤商將書籍等配送至書店,經過一定時間後,未賣掉的書可再透過盤商退回出版社。然而紀伊國屋書店這次卻是打破了常規,直接向出版社買斷第一刷 10 萬本中 9 萬本,再由他們將書籍供貨給其他書店,扣除出版社存留的 5,000 本,亞馬遜(Amazon)等網路書店將面臨只有 5,000 本作品可賣的窘境。

對抗網路書店出奇招

被問到其中的目的,紀伊國屋書店直言這是為了對抗網路書店。

的確,截至 2014 年為止,日本的出版業界的年度銷售額已是連續十年衰退,再加上經濟不景氣與網路書店的崛起,實體書店因為經不起虧損,也從 2003 年的 19,179 間減少到 2014 年的 13,943 間。趁著村上春樹推出新書的機會,即使面對書本沒賣完的庫存風險,紀伊國屋書店仍希望藉此戰略,讓更多人能走進實體書店選購書籍。日經報導,紀伊國屋書店預計透過自家書店銷售約 3 至 4 萬本,其餘將交由其他通路販售,但未透露更多銷售細節。

這樣的想法其實並非偶然,自從紀伊國屋書店與大日本印刷在 4 月份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後,就在思考新的出版品流通戰略,這次的買斷可說是實證實驗的一部份,之後也將會執行更多的買斷策略。至於亞馬遜方面,則是從 6 月開始以折扣價販售部分書籍,目的是要挑戰日本業界主流的統一定價制度。

那麼讀者們又是如何看待這次的事件呢?消息一公佈後,想當然招來了許多非議,最主要的不滿,集中在「紀伊國屋書店為了自身利益,不惜犧牲廣大讀者購書便利性」。雖然部分讀者能夠理解紀伊國屋書店對抗亞馬遜等網路書店的心情,但在網路商店盛行的時代,此舉無疑也會帶給人一種走回頭路的疑惑。

讀者們不滿的聲音,相信應該是在紀伊國屋書店的預料之內,而除了增加購買的困難度之外,屆時書籍的分配是否會引發更多爭議?若有再版是否要延續買斷的戰略?亞馬遜等網路書店面對這招將如何回應?效果是否能達預期?一切就等 9 月 10 日見真章了。

日本書店銷售大戰正上演:

日本亞馬遜夏日折扣出招,再次挑戰統一定價制度
這樣也行? 大日本印刷要把電子書閱讀器當紙書賣!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新聞Huffingtonpost JPShinbunka Online日本著者販促センターFujipon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Clyde Adams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