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書人豆知識:聽過黑色星期五,那你知道超級星期四嗎?
編譯/黃彥霖
每年感恩節、聖誕節的購物季,總為歐美消費品帶來狂熱的銷售熱潮。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徹夜排隊搶購,或開門那剎那眾人狂推強擠的畫面,實在很驚人,但你知道其實歐美書市也有屬於自己的「超級星期四」(Super Thursday)嗎?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雖然天氣才剛剛轉涼,十二月也還在遠方,不過英美零售書店都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迎接耶誕節消費潮的前哨戰:超級星期四。
「超級星期四」可以說是出版界的奧運開幕式,許多夾帶著響亮名號的作品都會在這天出版,密集宣傳,舉凡名人傳記、暢銷系列續作、美食評論甚或童書都包括在內。2015 年的超級星期四是 10 月 8 日,總計共有404 種書在這天發行,數量比去年多了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包括 J.K.羅琳(J.K. Rowling) 以羅勃‧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為筆名所寫的第三本犯罪小說《邪惡生涯》(Career of Evil,暫譯)。
第一次發現有所謂的「超級星期四」現象的是英國的《The Bookseller》雜誌。那是 2008 年的某個星期一(沒錯,不是星期四),公關人員因為許多熱門書都選擇在同一天上市而忙得抱怨連連。他們給了這天一個名字:「週一熱書日」(big book Monday)。隨後,該雜誌負責排行榜的編輯發現,其實還有一波更大的新書潮會在星期四出現,於是就把名字順手改成了星期四。
銷售熱潮的秋日起點
不過別搞錯了,超級星期四其實不是各家出版社協商而成的結果,純粹是書商們不願輕易妥協,而想互別苗頭的宣傳策略。那就像是新的蝙蝠俠電影跟鋼鐵人在同一天上映,對負責宣傳的公關來說或許是場硬仗,不過書商們卻能在這樣的鏖戰當中撈到不少好處。從這天起,書市的銷量會每週上升,直到聖誕節瘋狂大搶購潮達到最高點。
說是「瘋狂」搶購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對英美語系的國家來說,從十二月中開始準備耶誕禮物、新年禮物、補充生活用品與食材,直到耶誕節後的「節禮日」(Boxing day)清倉大拍賣,整整一個多月都是各商家強力促銷期。
近年由於英國也感染了美國傳來的「黑色星期五」,這段耶誕購物季甚至有向前擴張到十一月底的趨勢。但過度擁擠的購物人潮除了帶來每破新高的營業額之外,同時也降低了商家服務品質,甚至危害到公共安全,時有群眾踩踏事件發生。
相對來說,超級星期四將耶誕節的銷售戰線拉長,攤散了購物人潮的同時,也能維持書店內悠閒的閱讀環境,增加人們在店裡停留的時間,零售書店無不雙手歡迎。
這個出版熱潮在經過媒體及英國書商協會(the Booksellers Association)多年的營造助長之下也越來越盛大,彷彿有種要重振紙本書市的氣勢。今年,連 BBC 的訪談節目《The One Show》都在節目上用這天出版的書疊成了一張沙發;媒體得到了它要的噱頭,出版社則得到再好不過的宣傳。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1、The Guardian 2、The Guardian 3、The Bookseller、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