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磊灰鷹巢城】她以為會看到自己的未來伴侶,但卻只看到一具屍體……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on Bunting

【譚光磊灰鷹巢城】她以為會看到自己的未來伴侶,但卻只看到一具屍體……

上週四,美國推理文壇的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得主名單揭曉,蘿莉‧洛伊以《消失的夢田》(Let Me Die in His Footsteps)摘下年度最佳長篇大獎,同時寫下兩項歷史紀錄,一是成為史上第一位同時獲得愛倫坡最佳新人小說和最佳長篇兩項大獎的女作家,二是成為最快達成此項紀錄的作者。

在洛伊之前,僅有史蒂夫・漢彌頓(Steve Hamilton)和羅斯・湯瑪斯(Ross Thomas)兩位作家有此成就,畢竟「最佳新人」機會只有一次,若出道那年沒得獎,就一輩子都再無機會(除非換筆名重新出發)。漢彌頓從拿下最佳新人到榮獲最佳長篇,一共花了14年(1997-2011),湯瑪斯更是將近20年(1967-1985)。

蘿莉‧洛伊則是2012年以《消失的孩子》(Bent Road,天培曾推出中文版)勇奪愛倫坡最佳新人獎,2014年的第二部長篇《消失的家園》(Until She Comes Home)首度入圍最佳長篇,雖未得獎,但已是非常難得的成績。如今她以《消失的夢田》二度叩關,終於成功抱回最佳長篇的桂冠。不到五年時間,她便打破了高懸數十年的兩項歷史紀錄,而這只是她的第三部作品。

《消失的夢田》靈感來自美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合法公開的吊刑,洛伊原本就擅長南方題材,她以此為藍本,揉合成長小說、推理謎團、家族秘密和哥德元素,述說了一個跨延兩代的哀傷故事,探討人心的幽微難測以及社群輿論的誤解和偏見所導致的悲劇,與今年在英國熱賣的《鄰居家的上帝》頗有共通之處,但色調更灰暗。

小說從1952年揭開序幕,少女安妮從奶奶那裡繼承了某種未卜先知的能力,但她也免不了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在15歲和16歲生日中間的那天午夜,跑到鄰居家的井邊窺看,據說看到的男人就會是她將來的丈夫。

可是安妮沒看到未來的伴侶,反而看到了枯井裡的一具屍體。

故事的第二條線是1936年,少女莎拉在母親難產死後便挑起家中女主人的重擔,要照顧種煙草田的父親,具有預知能力的妹妹茱娜,還有備受疼愛、做不了半點粗活的弟弟戴爾。茱娜美艷動人,是眾人追求的對象,但她似乎天生帶有一股邪氣,連父親都對她敬而遠之。

某天茱娜帶弟弟下田,戴爾卻從此不見蹤影。根據她和其他目擊者的證詞,警方判定是班恩家的長子約瑟卡爾擄走男童,將之處以公開絞刑。悲劇過後,班恩家分崩離析,七個兒子陸續死亡,只剩下老母苟延殘喘,茱娜遠走高飛,只憑偶爾捎來的信告知家中她的去向。

從茱娜到安妮,預知能力帶來的似乎總是悲劇,而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絞刑,也在這個以種植煙草和薰衣草著稱的南方小鎮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約瑟卡爾真的是殺人兇手嗎?還是另有其人?在那個宿命的夜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枯井裡的屍體是否還埋藏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相關報導:

  1. 2016 年愛倫坡獎得主名單
  2. 2016 年愛倫坡獎得主報導
  3. 《洛杉磯時報》書評
  4. 《賀芬頓郵報》專訪
  5. 《紐約時報》書評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譚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