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送給未來的教育部長──《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 柯札克的故事》
睡前弟弟選了這本書《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 柯札克的故事》,因為他認得幾個字了,他問我:「什麼是『之父』什麼是『權利』?」哥哥原本在旁邊看著他自已的小說,聽著柯札克的故事兩頁之後,也放下手邊的小說一起聽我念著這本書。
一直說到了「柯札克陪伴孩子走進集中營……」,哥哥突然說:「不要念了!」弟弟問:「為什麼柯札克跟那個爸爸一樣?都好努力照顧小孩?」弟弟說的是《美麗人生》中的父親。他們曾經和我一起看過電影,他們對於納粹加諸在猶太人身上的事情,感到不解。看完電影後我們還一起讀了《鐵絲網上的小花》。
然後,我們一起把故事後的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也一起念完了。不想再聽下去的哥哥其實也還是都聽到了。弟弟後來有點難過的說:「柯札克一定也和電影裡的爸爸一樣死在集中營了!」
這樣的故事看起來好像不適合在睡前聽,但睡覺前若是適合反思今日所做之事的好時機,那柯札克為孩子做的事情,當然也就沒有不適合當成睡前故事了,因為他所做的事情其實是讓人相信:更多對於眼前既有結構的批判,其實是為了求得更美好的未來生活,而不只是既得利益者口中所說的是一種「吃飽太閒」的舉動。像是有人在為孩子爭取更多的公園綠地、有團體在為國中關注校園內不當的體罰、有人在為被過度病態化的孩子呼籲重新理解孩子的狀態、有人在體制外的學校為孩子努力、有人在晨間時光以小團輔的活動陪伴著孩子、有人在學校內為孩子的學習權利與公部門的長官對抗著,有人在閱讀的世界裡為孩子爭取更多有意義的作品,有人在圖書館裡多年默默地為社區的孩子好好的說故事,有人在自已的主婦工作崗位上陪伴自已的孩子用好好吃飯好好生活的態度建構起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些事情,就像是柯札克精神的延伸!
我們很開心傳接著許多前人的努力所開出來的自由花朵,但不代表我們已經沒有需要努力發聲以求變革的事情了!
就像弟弟說的:「柯札克根本不是國王嘛!國王才不會把自已的錢都分享出來,也不會陪小孩一起進去集中營!」至於什麼是『之父』和『權利』,我想聽完故事的弟弟已經知道了!
(寫完這篇才發現今天是520,新政府的官員們,尤其是教育部長,我好想把這本書送給你……,在未來的四年裡你也能延續柯札克的精神,相信在臺灣的許多角落,都還有許多與教育相關,與孩子相關的事情,等待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