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不同領域創作者進入同一世界,合力升級!
伍薰《3.5強迫升級》建構了只需無線網路、直徑3.5公分的傳送環,就能遠距傳送物品的近未來世界,以傳送技術對各行各業帶來的衝擊,呈現出他對於現實中許多社會問題的觀察。然而,他想做的還有更多。
完成《強迫升級》[1] 之後,伍薰觀看那些未能放入小說中的百業達人故事,非常好奇不同的創作者,如果用同樣的世界觀進行創作,會創造怎樣不同的故事?抱持著這種想法,伍薰像是魔戒遠征隊一樣,九位創作者陸續加入傳送環宇宙的陣容。有專業編劇、出道作家、專職繪者、遊戲設計師、生物研究者等不同職業,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向外拓展《3.5強迫升級》的世界觀。
集結了十四位創作者、十七篇小說的《3.5全面升級》、《3.5無盡升級》,從傳送環設定發想、以台灣為背景的科幻故事,和背後的社會觀察,也讓科幻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沒看過台灣的科幻小說,現在就讓你看看。
傳送環宇宙的誕生
世界雖然只有一個,但觀看的主體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
這是吳明益在訪談[2]講到《複眼人》時,對於「複眼」意象的看法。海穹文化的「升級系列」也是如此,若一個人的眼光有限,那麼就讓多幾個人,從不同視角切入,從而發現同一個世界的不同可能。
《3.5全面升級》從東京壽司店的轉型、美國重刑犯監獄的改良、國際VR產業的改變、炭疽病毒的傳播、國內社會監控的強化、死刑的全新型態、多元成家的議題,乃至於新科技帶來的恐懼症等不同領域。在這些故事裡,有的樂觀(像是〈瓶中船〉、〈二代宗師〉、〈梁祝〉等),有的在絕望中仍懷抱希望(像是〈全面防疫〉、〈台北見聞錄〉等),藉由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將「傳送環宇宙」拓展出去。
從「強迫升級」到「全面升級」,我們可以看見除了台灣之外,故事場景往往延伸到世界各地,持續擴充「傳送環宇宙」的世界觀。
如果說「全面升級」是往外拓展,那麼「無盡升級」就是向內延伸了。
在《3.5無盡升級》裡,除了專業作家之外,還集結記者、文學研究者、自由撰稿人、武俠評論家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讓我們看見更貼近台灣的社會問題。像是安養院的老人照護、城市都更和在地居民的抗爭行動、重工業污染與城鄉發展、獨立書店的生存危機、階級流動困難的相對剝奪感等等,我們看到的是一群關心台灣的創作者,如何藉由傳送環的概念,以科技進步後社會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嚴峻的未來,進行想像、表達他們對於未來的不安與憤怒。
雖然《3.5無盡升級》中所收錄的,有幾篇是創作者初次出版的作品,但是能看出這些作品都下足功夫,深入了解相關議題。不過倒也不需擔心調性沉重,沉重的主題,未嘗沒有希望存在,況且《無盡升級》也有光明結局、讀完讓人會心一笑的故事(如〈傘王〉、〈散戲〉、〈類比式浪漫復興〉、〈JAM〉等)。
最後,藉由這些創作的的作品,如同漫威電影宇宙的概念,一個「傳送環宇宙」的概念儼然成形,還有更多故事等待創作者們共同發現。
科幻,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過去,講到科幻,很多人想到的不是身懷異能的超級英雄,就是降臨世界的全球災變,心懷不軌的人工智能、外星生物,甚至是高壓統治的反烏托邦世界。這些當然都是科幻常見的題材,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題材似乎離現實太遠。
但是,科幻小說的靈感來源,往往源自於作者本身對社會的深刻觀察。比方瑪莉.雪萊《科學怪人》裡的科學怪人,是作者對進化與科技的反思,H. G. 威爾斯《時間機器》裡的莫洛克人與埃洛伊人,靈感來自於十九世紀末英國社會的貧富不均。
回到台灣,八零、九零年代的科幻小說,像是平路〈驚夢曲〉裡的文化消亡的危機、葉言都《海天龍戰》裡的政治與戰爭想像,宋澤萊《廢墟台灣》裡的工業汙染與核能危機,乃至於伊格言2013年出版的《零地點GroundZero》處理的核四議題,都是從台灣的社會現實出發,藉由未來處理當下現實的代表作品。
海穹文化出版、伍薰原創世界觀的「升級系列」,具體實踐了上述「從現實出發」的這條創作路線。因為和台灣的社會現實有所結合,同時保留著類型小說的娛樂性,在台灣原創科幻作品中,目前看來是相當有企圖心的出版企畫。
然而,伍薰開放「升級系列」世界觀,集結不同出身背景的創作者進行創作,或許也帶有現實的考量。
在台灣,大部分的創作者都有另外的正職工作,時間有限,未必能有持續的作品產出,即使持續創作,也未必能持續累積能量與名氣。因此,這種集結眾人力量的作法,可以以同世界觀的方式,讓自己的IP(智慧產權)繼續維持能見度,減輕對創作者的負擔。這種合作方式,似乎逐漸成為獨立出版社、文史工作室所採用的創作模式。
就筆者所知,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就共同建構「台北地方異聞」的妖怪世界觀(《臺北城裡妖魔跋扈》等)、參與台灣妖怪傳說的蒐集、推廣與再創作(《尋妖誌》、《唯妖論》等),以及設計將歷史、古蹟與妖怪故事結合的實境遊戲等。海穹文化除了「升級系列」之外,也有巨大機器人故事「臨界戰士」系列,由伍薰的小說設定出發,在小說本傳之外,加入其他作者的同世界觀作品。
從「強迫升級」到「無盡升級」的成果看來,擴展同一世界觀的創作模式的確深具潛力,或許也能藉此機會,培養出新一批台灣科幻小說的創作者,讓台灣不再只是科幻小說的接受者,更是台式科幻的提供者,在共用世界觀之外,開展出屬於不同作者各自的科幻世界。
因為,科幻的世界,無限寬廣。
NOTE
- 請參考之前的專欄文〈強迫升級後,世界更公平了?還是根本沒變?〉↩
- 〈專訪吳明益:我以為我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