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離群索書】一本小書展開的棒球夢──兼敘永遠的強打者楊清瓏(下)
上一篇:►►一本小書展開的棒球夢──兼敘永遠的強打者楊清瓏(上)
早期的中學球隊,屏東美和、台北華興是宿敵,是一時瑜亮。我不喜歡華興,除了不支持北部球隊,還有一個原因,華興創辦人聽說是蔣宋美齡。華興吸收少棒冠軍隊員就讀,金龍、七虎少棒小國手,後來進了華興,落敗的金龍,則轉入美和。
第一屆全國青少棒賽,也是赴美比賽代表權之爭,美和於冠軍決賽時,強碰華興。美和楊清瓏擊出一支全壘打,打敗以第一代金龍與七虎的國手為班底的華興,流下復仇成功的英雄淚。
楊清瓏在屏東美和,青少棒打到青棒,共六年,我是美和球迷,對中心打者楊清瓏印象良好,不在話下。說實在的,楊清瓏生涯打擊表現,未有顯赫成績,但強打者形象鮮明,我想,除了在陣中長期擔任不動第四棒,另外幾位強投的背書,也是原因。例如旅日投手李宗源(知道此名字的是人瑞球迷)、莊勝雄,都對楊清瓏推崇備至,承認楊清瓏是他們最害怕的打者。「碰到楊清瓏我就不知道投什麼球應付他。」莊勝雄說。
對楊清瓏的最後印象,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表演賽。雖然非正式項目,但我參加奧運以來沒得過團體項目獎牌,棒球是最有機會的。
那時棒球國際賽禁止職棒球員參加,台灣沒有職棒,旅外球員也不多,好手大都留在國內,對戰起來相對吃香。而1984年這支隊伍實力尚稱不弱,投手陣容尤其堅強,郭泰源、莊勝雄兩大巨投尚未赴日。
順利打進四強之後,交叉決賽,第一場延長到第十局,1:2飲恨,敗給日本,只能與韓國爭銅牌。楊清瓏坐冷板凳。他曾在預賽第一場對美國時先發,打第九棒,在後段班,可見已不再是強打者了。那場表現也不理想,八局下,1:1,一出局之後,守一壘的楊清瓏失誤,美國安打得到超前分,1:2,最後就輸這一分。身為一級戰犯,此後未再出場。
這場輸球不影響晉級,但好可惜啊,郭泰源飆出158公里快速球,打破亞洲速球紀錄,後來被日本職棒隊挖走,在日本球場大綻光芒。
楊清瓏之後失去先發機會,一壘還給本來擔任指定打擊的趙士強。但趙士強也打得真差,整個系列下來16次打擊,只打出一支安打,第四棒打擊低迷若此,球隊要怎麼贏啊?
對韓國這場比賽,趙士強仍然上場,打第四棒,七局獲四壞球保送後,換代跑,然後由楊清瓏接替防守位置,這一換,換對了,十四局上半,韓國王牌救援投手宣銅烈被打傷退場,我隊兩安打串連,首開紀錄,隨後四棒楊清瓏轟出兩分砲,得到保險分。在投優於打的態勢下,拿下3分,等於贏定了。表演賽銅牌到手。
奧運會後不久,楊清瓏退休。我在腦子裡想起他的投打生涯,像看一本傳記,但記憶終難免點點流失,之前記存的資訊也不完全,幸賴當年剪報一直留著,雖已泛黃,尚能觀覽,且拜「聯合知識庫」之賜,以及網路資料,仍可串起三級棒球這類白頭宮女說從頭的事。但也只能這樣了,台灣棒球書向來貧瘠,遑論早期少棒,偶有幾本棒球書,以國內外職棒為對象,或資料整理,或傳記、寫真集,或技術面討論,質與量都不甚理想。《國家的靈魂──中華隊的33場關鍵球賽 1972-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這些書籍,多少填補我的棒球鄉愁,但也就僅止於此,像《隊友情深》這樣等級的報導文學,在台灣一書難求。
將來棒球文學或以棒球為主題的書(擴及其他運動類型也一樣),會不會大放異采,會不會琳瑯滿目,至少讓看球人口反映在出版之上?我想不會的,這塊領域始終做不起來。近三十年前「麥田」推出「運動家」系列,以四名職棒球星打頭陣,籃球、網球、美式足球等球星的故事相繼推出,主其事者唐諾摩拳擦掌,信心滿滿,但問過詹宏志意見,被潑以時機尚未成熟的冷水。詹說對了,幾年後這系列出版不玩了,沒市場。
當職棒最盛之際,朋友提出出版構想,找我寫最精采的五十場棒球比賽。我想了一下,好幾場是早年三級棒球國際賽,朋友只想記錄職棒比賽,那才有看頭,後來破局,未再接觸。這出版構想和後來成書的《國家的靈魂》形式有點接近,但應該沒有關係。
看球歸看球,閱讀還閱讀,發展不成正比,棒球書市場狹小是事實,更不用說留在中老年記憶裡的少棒傳奇。但我還是想寫出來。寫下這篇,不過應該就僅止於此吧。
在《散步在傳奇裡》裡開列「傳奇書單」,第一本列的就是《無敵金龍》。少棒開啟的棒球賽事是我第一個文學之外的興趣,因此我以此小書紀念我的棒球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