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用情節或事件破題,不要用背景資訊破題

康文炳

康文炳的最新文章 (more...)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詹宏志:「當未來的可能性已經很少了,人就會不由得回望過去」 - 2017-12-27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每個閱讀都有個自己──但「自己」是誰啊? - 2017-11-29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不用「服侍」作者,甚至不用「服務」作者 - 2017-11-15
在報導寫作的類型中,旅行寫作和美食寫作,是兩種極常見,又特殊的文體,它介於情報性的「資訊寫作」與文學性的「散文寫作」之間,但後兩者,原則上都不屬於「報導寫作」的範疇。
「旅行報導」不是「旅遊情報」,也不是「旅行文學」,但卻又與這兩者脫不了干係。
既是「報導」,旅行報導就離不開情報資訊,但寫得好的旅行和美食報導,卻又必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它的報導體接近散文,但絕不能是散文,它必須克制「我」的過度渲染。
在語調和語態上,純新聞寫作強調要冷靜、客觀,深度報導寫作雖容許寫作者適度地表達情緒與介入敘述,但比起旅行和美食報導,都要算是十分克制的。
旅行和美食報導寫作者要不忌憚釋放自我,事實上,也正是這個「我」讓文章顯得色彩鮮明、生動活潑,而不是情報資訊的氾濫堆疊。也正是這個獨一無二的「我」,讓你得以不必忌諱別人寫過的地點,因為每個報導都因著寫作者強烈的個人特色,而成為一篇新的報導。
總之,好的旅行和美食報導,要在情報資訊與個人情感中,取得極好的平衡;但這說來容易,做來則需要費點心思練習。與「人物特寫」一樣,在這個練習過程,新手容易落入堆砌情報資訊的一端,而老手則常常不自覺地過度抒發個人情感。
好的旅行和美食報導,都需要寫作者扎實的生活經驗作支撐;特別是旅行報導更是用「腳」寫出來的,那些不是用「腳」寫稿的新手,一破題往往就散發著濃厚的陳腐書袋味:
九九峰又名九十九尖峰,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並稱為『台灣三大火炎山地形』⋯⋯。
國人於夏季喜愛飲用的消暑飲料──啤酒,發源於中東地區,後普及於歐洲,最早進入台灣是在晚清,1980年代隨著⋯⋯。
兩則隨手取自某刊物的報導,十分典型,卻不獨特,這種教科書式的沈悶、缺乏個人風格的破題寫作,真的是普遍常見的情形。
法國文豪大仲馬告誡說:「用有趣的內容破題,不要用無趣的內容破題;用情節或事件破題,不要用背景資訊破題。」懂得這一課,你的旅行和美食報導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