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在夜色裡沉默,直到自己也暗下來——讀連俞涵詩集《女演員》

【果子離群索書】在夜色裡沉默,直到自己也暗下來——讀連俞涵詩集《女演員》

不妨來個寫作練習遊戲。設若我講一個概念,如何將它化為詩句?我說的是這件事:當一個人有困擾、傷痛、煩憂,總盼望有人傾聽、安慰或鼓勵,但知音少,感同身受者不多,因此往往得到不痛不癢的回應,甚至於出現諸如對憂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就好了,你就是⋯⋯所以才⋯⋯」這類吐血三升的回響。

當一個人沈落時,最需要的是對方的同理心或同情心,他最好像大人與小朋友說話那樣,蹲低一點,不要高高在上的指導或奚落。

以上的論點,寫出來,是評論,如果要變成詩呢?

讀讀看連俞涵的詩:

你說你太黑暗了
我不會懂
於是我在夜色裡沉默
直到自己也暗下來為止
~〈破繭〉

不說教,不露骨,短短四行,就把幽微心思表達出來。白天不懂夜的黑,只有變成夜,才能融進黑暗夜色裡。

連俞涵的詩,簡單,可愛,輕巧,且很有戲劇性、畫面感。這與她的身分和靈感所自有關。

連俞涵的詩集名叫《女演員》。 自序中點明,身為演員,常常被包裹在各種角色和情境裡,下戲後便把這些飽滿情緒和感受化為文字。

因此詩集名稱「女演員」 ,一是作者身分,二是寫作靈感,三,可能作者自己也沒想到的,是詩的特點。

連俞涵的詩很少直抒抽象的感覺,大都以戲劇場景呈現,尤其摹寫你我之間的感情戲。以下這首即是典型之作:

我們用一副耳機
聽同一首歌
你的頭倚在我肩上
我們沒有說話
 
歌詞唱到
結婚這兩個字
你望向我
我看向窗外
有點安靜,沒說好或不好
 
你吻了我額頭
我卻像局外人
面無表情地笑
~〈待在一起生苔〉

  
整首詩很有畫面,鏡頭要呈現的一如文字所敘,直白淺顯很好懂,但意在言外,不是表面動作可表示的。言外之意是什麼?看來兩人對婚約有歧見。而表現出來的肢體動作是:你,聽到歌詞結婚二字時看我;我,沒有回應你的眼神,而是看向窗外。詩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意思——「我們沒有說話」,「有點安靜,沒說好或不好」,不言,沈默。也因為只有畫面,沒有內心獨白,我們不是太明白兩人的交往狀態,尤其敘述者「我」想到婚姻時究竟是如何的心境。最後一句「我卻像局外人/面無表情地笑」。是笑,卻面無表情;或說面無表情,但實際上在笑。,笑得如此曖昧。

此詩標題頗有玄機:「待在一起生苔」。滾石不生苔,不滾動,是否暗示對婚事沒動靜,不想決定的成分多一些呢?

連俞涵寫了很多這般可愛的詩,不一定甜,有些帶點哀愁。詩裡的兩人世界時有齟齬,或有悵惘,感情事且非愛不愛那麼二分法,但寫來雲淡風輕,抽去複雜的問題癥結。

連俞涵的詩裡有故事,大多數是心情與愛情故事,以小女兒的口吻喃喃訴說,一點嬌嗔,一點惆悵,以及欲拒還迎、欲走還留、欲言又止的矛盾。有時會以假設語氣或祈使句,假設某些事未曾發生,以此設定表現兩人的感情事件。〈叫不醒的春天〉便是其中一首。

這世界上有沒有一種可能
假裝不知道你愛我
讓你在某個下雪的日子裡待著
直到事過境遷
沒有什麼可以再刺傷彼此
我們一笑置之
這些發光的瞬間
所有呼嘯的耳語
都變成雪花
還來不及融化
就可以看見春天的樣子
~〈叫不醒的春天〉

詩句描述一段愛情曾發生,且有過傷害,因此詩人設問,如果當初假裝不回應你的情意,這段情事無從發生,便不會有情傷,而伴隨著兩人風風雨雨感情的耳語,也如雪花般輕盈,不再呼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已經可以想像春天的樣子了。這一切想像都建立在「不知道你愛我」的假設。

值得留意的是,原詩貼於臉書,與收在詩集裡的句子略有差異,而這差異,便是經修飾後,詩藝轉趨精純的最好示範。

原詩不但贅字多,也未扣合著雪的意象發抒。練習寫詩的朋友,不妨比較兩者異同,領會如何略加改動字句,提升詩的意境:「這世界上有沒有一種可能/假裝不知道你愛我/就讓你在某個時空裡一直愛著/直到事過境遷/沒有什麼再傷的起的東西可以腐朽這曾經的美好/我們一笑置之/讓呼嘯而過的耳語/都變成雪花/還沒融化/就已經可以想像春天的樣子」

連俞涵的詩作,簡單、自然、淺近,或問這樣有什麼好談的?有的。裡頭有詩法,不是表面所看的那麼簡單。再引介一首,是集子裡個人最鍾愛的一首:

把一些感覺收起來
像是收起一些雲
 
雨就不會那麼快落下
 
不會在沒帶傘時落下
不會在想你時落下
不會在轉角巧遇時落下
 
把一些雲收起來
穿在身上
學綿羊繾綣
陪自己度過冬天
~〈貼身〉

把愛比擬為雲,描繪雲的形象,寫愛的聚合,所謂雲收雨停,雨,喻愛情的傷,雲收,雨不下,就不會有情傷了。這首詩可愛,輕巧,有畫面,連俞涵的作品特質於斯備焉。

連俞涵的詩,一如許多年輕詩人的作品,句子裡幾乎沒有逗號,沒有跨行的待續句,句型簡易,不用文學典故,主題以心情與感情為主,有股淡淡憂愁,語調迷人。《女演員》是其第一本詩集,感謝凱特文化的慧眼。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讀書和寫作的女演員們:

  1. 「如果我的演員身分能做什麼來推廣閱讀,我都很願意去做。」──專訪連俞涵
  2. 你不閱讀沒關係,我可以演給你看──專訪演員、作家鄧九雲
  3. 從主持讀書會到自己當編輯──那些熱愛閱讀的明星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