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紐約,什麼事都在發生的完美一日:側記路嘉怡與何曼莊的老妹節
文/林宣瑋
算算年頭,路嘉怡與另一半走了十年。她慶祝的方式很簡單,就是一趟旅行,以及出一本書。在新書《只要願意一起走下去》裏頭,她不僅分享了兩人婚姻十年的相處之道,更分享這趟英國之行的點點滴滴。
而當她聽到了好姐妹何曼莊也將這幾年的紐約生活寫成新書《有時跳舞 New York》時,便邀請她與「貓下去敦北俱樂部男孩沙龍」的寬寬老闆,一起搞了一個「三月八號老妹節」。一方面是慶祝兩人新書面世,二來則是藉由這個活動,聊聊英美兩國的搖滾音樂文化。酒吧還為這兩位「滾妹」調配了新款雞尾酒。路嘉怡與何曼莊兩人都是九零年代在台北聽搖滾樂長大的,搖滾樂對她們而言意義非凡。
Perfect Day
英國之行是《只要願意一起走下去》的重點。某天路嘉怡與先生一同到了東村的一間咖啡廳,裡頭有許多漂亮清新的植物與手工麵包、蛋糕。這時,店裡傳來的前陣子剛過世的搖滾歌手,路.里德(Lou Reed)的〈完美的一天〉(Perfect Day)。當時路嘉怡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心中激起許多感觸。「那天是個很悠閒的一天,我覺得美好的音樂與文學常常就發生在這種時刻!」對路嘉怡來說,「如果可以,很希望每一天都可以是這樣子的完美一天。」
路嘉怡也補充道,酒吧播的搖滾音樂可以呈現出它這間酒吧的文化,以及老闆想要傳達的意念。在歐美,若懂得聽聽西洋搖滾的人,「老外會覺得妳特別內行。」在美國面試一間公司,公司老闆因經歷過八零、九零年代的搖滾浪潮而酷愛搖滾樂,此時若你能一眼看出牆上海報、背景音樂的搖滾歌手,那麼就能很輕易地與他們打開話匣子,獲得賞賜,甚至是一份工作。在她描述的同時,貓下去的寬寬老闆也放出此歌,與在場的聽眾同樂、分享喜悅。
她也建議所有的情侶都應該要去旅行,試試看彼此是否有重大差異。「一對情侶去旅行,可以大好也可以大壞」,因為「旅行是真空式的密集相處」,如果可以在旅行中撐下來,那麼未來也不用太過擔心。
路嘉怡這次去了兩個禮拜,但她覺得時間似乎有兩個世紀那麼長。與平常不同,每一天對旅行者而言都很新鮮,每個片刻都銘記在心。「在旅程當中,你就像一個全新的人到了全新的地方。這時的靈魂比較清澈。」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相較於路嘉怡的旅行,紐約之於何曼莊應該是旅居了。她覺得「紐約就是一個一直發生事情的城市。」Everything is happening! 她熱愛跳舞與紐約,因此新書結合了這兩個元素。紐約是個充滿戲劇(drama)的地方,除了眾多藝術表演、藝文中心、博物館與圖書館,這兒的人也充滿戲劇感。何曼莊打趣地說,「在這裡,看到兩個女人很開心地聊天,她們多半談的是男人;如果看到兩個女人很生氣、憤怒地聊天,她們聊的多半也是男人。」這樣子宛如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的情節,正是紐約的背景。
在《有時跳舞 New York》裡面,何曼莊分享了許多的私房景點。在紐約,人們往往有個屬於自己的私房酒吧。當她分享到此時,有曾經住在紐約的觀眾也舉手表示很有共鳴。
某個屬於女孩的地方
只是這種私房酒吧在台灣仍然比較少見。路嘉怡覺得這種文化很像是古代的沙龍,文人雅士總是在裡面聊文章、談創作。到了現代,這些私房酒吧變成了自己的避風港,當自己失戀、悲傷的時候,就躲到裡面撫平傷口,就好像自己的家一樣。
路嘉怡以前常常去台北的後現代墳場酒吧(現改名為「操場」)。不過,對酒吧文化還不是那麼盛行的臺北來說,這裡的避風港可能要換成咖啡廳。何曼莊也覺得「台北人還不夠注重喝酒這件事情」,很多好吃的地方都禁止飲酒,實在相當可惜。不過,這次的主辦單位「貓下去敦北俱樂部男孩沙龍」既有好吃的食物,也有好喝的雞尾酒,兩人都打趣道,歡迎現場觀眾都能把這裡當成是新的私房景點。這樣子的話,這場老妹節也就成功達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