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屍人莊殺人事件》:打開天窗說亮話,讓我們談談這本小說的「那個」
雖然提到《屍人莊殺人事件》這本推理小說,大家似乎有志一同地認為應當要對故事中的某個重要元素保密,但由於本書中文版至今也出了一段時間,因此這篇文章也就決定不再拐彎抹角,打算直接聊聊那個元素。當然,在聊推理小說時,要是毫不在乎地把真兇身分或犯案手法等細節大剌剌地說出來,的確也是件挺缺德的事,因此接下來的內容並不會提及這些部分,頂多就是針對那個在故事前半便會出現的元素稍微聊聊而已,是以接下來的內容,就還請仍將《屍人莊殺人事件》放在待讀清單中的讀者們自行斟酌閱讀了。
對有些比較敏銳的讀者而言,由於《屍人莊殺人事件》引發了看過的讀者紛紛對本書情節三緘其口之故,因此反而使行銷宣傳時一律噤口的秘密元素更加惹人好奇,也讓許多欲言又止的評論,都在讀者翻開小說,從故事開端與書名所能得到的資訊中,變成了極為明顯的暗示,甚至導致部分讀者就算看到那個秘密──也就是活屍登場時,卻也早因那些暗示,認為活屍元素原本就是閱讀本書前便會知道的設定前提,結果誤以為大家所說的祕密另有其事,一直到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原來活屍會出現本身,其實就是那個不能說的秘密。
不過就算如此,《屍人莊殺人事件》還是一部有趣的推理小說,並非僅是將活屍當成單純的噱頭,而是透過巧妙的轉換,將其作為故事背景與推理要素的必須條件,為活屍元素與推理小說找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點,以及某個十分有趣的互通之處。
在提到活屍時,我想大多數人先想到的故事媒介,應該會是影劇作品。如果你是電玩迷的話,可能還會先想到《惡靈古堡》或《最後生還者》等經典遊戲。但其實,在書的領域中,也有不少以活屍作為主題的作品,甚至更影響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影。
舉例來說,像是1932年上映,被視為影史第一部活屍片的《白殭屍》(White Zombie),其靈感來源便是出自威廉.西布魯克發表於1929年的旅行書《魔法島》(The Magic Island)。這本書描述了西布魯克在海地時親眼目睹的許多不可思議事件,其中便包括了巫毒教施法讓屍體復活,控制活屍以作為奴僕的記載。
不過,當時的活屍形象較為笨拙,得要受人使喚才會有所行動,因此真正讓活屍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吃人形象的開路先鋒,其實仍當屬1968年上映,由喬治.羅米洛所編導的《活死人之夜》。
《活死人之夜》作為現代活屍片的始祖之作,可以說打從一開始便建立了這類電影不少日後常見的公式設定。像是主角們通常會受困於某個特定場所、與活屍相較,劇情更著重於活人之間的衝突等等,都是極為明顯的例子。
然而,雖然《活死人之夜》是一部原創之作,但其靈感來源依舊出自小說,也就是由理察.麥特森於1954年所發表的經典作品《我是傳奇》。只是在這部小說裡,佔領全世界的怪物乃是人類受到細菌感染所變成的吸血鬼,而羅米洛則在沿用了書中人類文明社會崩毀的末日風格同時,也為了怕與《我是傳奇》太過相近,因此把吸血鬼換成了嗜食人肉的復活死者,並在後來1978年的《生人勿近》與1985年的《生人末日》兩部續作中,將麥特森那個啟示錄末日風格的點子真正在活屍片中發揚光大,為之後的同類作品奠定了更多可供參考的設定基礎。
在相關影劇後來的發展裡,同樣有許多知名作品均改編自書籍。像影集《陰屍路》便是改編自同名漫畫。而在其它範例中,甚至還有許多部的故事風格均跳脫了原本的恐怖驚悚,例如將珍.奧斯汀經典名著改寫並加入活屍元素的惡搞之作《傲慢與偏見與殭屍》、結合YA愛情小說路線,描述食人活屍因陷入戀情而逐漸復甦為人,改編為電影《殭屍哪有那麼帥》的小說《體溫》,以及最早是惡搞性質的虛構求生工具書《打鬼戰士:世界末日指南》,結果在續集中繼續沿用世界觀,意外變成較嚴肅的偽紀實戰爭小說《打鬼戰士II:檔案Z》,則被布萊德.彼特的製作公司買下改編版權,拍成影史最賣座活屍片的《末日之戰》,均是近年較知名的範例。
而在推理小說的領域中,其實在《屍人莊殺人事件》之前,便有過山口雅也撰寫的《活屍之死》這個例子。但在《活屍之死》中,故事並未包括恐怖元素,復活的死者不會攻擊人類,只是單純活了過來,因而為推理小說提供了像是「兇手豈不是會被復活的被害者加以指認」,或是「人死均會復活,那麼殺人有何意義」等有趣的討論議題。
相較於此,《屍人莊殺人事件》走的則是《活死人之夜》那種正統的現代活屍片路線,甚至還利用眾人因活屍而受困於一棟房子中的安排,使小說在背景設定方面,同時符合了活屍故事與本格推理中的暴風雪山莊等兩種典型元素要求,出人意表地指出了一個明明如此清晰,但卻至今才被結合運用的有趣可能性。
除此之外,作者今村昌弘在安排《屍人莊殺人事件》中的推理謎團與詭計時,也並未便宜行事地將這些部分與活屍元素拆開處理,而是將我們在活屍片中慣常見到的活屍習性巧妙融合其中,使其成為密不可分的存在。因而就整體來看,其本格推理的純正程度,也絕對沒有因為融入了活屍元素而有任何稍減。
有趣的是,正因《屍人莊殺人事件》的推理詭計與具有活屍元素的故事設定息息相關,因此也讓這本推理小說具有一種獨特氣息,正如市川憂人結合架空歷史科幻元素的《水母不會凍結》一樣,令人不禁聯想到日本新本格推理中的部分異色之作,大有一種為了成就小說中的推理詭計,因而不惜打造出一整個世界觀的驚人氣魄,就推理創作的層面來看,確實有其令人佩服的部份。
《屍人莊殺人事件》就跟前述的許多書籍一樣,即將於今年年底時,在日本推出改編而成的電影版本。就這點而言,雖然小說中的不少角色或背景設定其實頗具輕小說及日式動漫作品的影子,但從整體氣氛來看,其實全書的大多數時刻依舊正經嚴肅,並未因為加入了活屍元素便刻意大玩黑色幽默。但在電影版的部份,從目前推出的預告看來,則像是增添了不少惡搞性質,使這則融合了推理與活屍的故事,似乎會再度調整方向,以具有明顯喜劇特質的風格加以呈現。
當然,畢竟片子仍未上映,所以我們仍無法確定電影版是否真的就是如此。但無論如何,光就小說來看,《屍人莊殺人事件》卻也已經由於類型元素的巧妙融合,因而顯得獨樹一格,自有一番樂趣。是以,倘若你原本沒打算讀這本小說,卻為了打發時間而把這篇文章讀到這裡,同時也還算是喜歡推理小說或活屍片的話,那麼具有次文類元素混種特質的《屍人莊殺人事件》,理應能讓你覺得有趣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