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老了,希望自己超級幸福快樂。」——專訪《星期天被遺忘的人》作者瓦萊莉.貝涵
Photo Credit:Valérie Perrin's Facebook fan page

「等我老了,希望自己超級幸福快樂。」——專訪《星期天被遺忘的人》作者瓦萊莉.貝涵

現年 21 歲的曲絲汀,在一家叫「繡球花」的養老院擔任照服員,她喜歡音樂和老人,音樂讓她不忘記爸媽,老人則訴說多彩的人生故事豐富她的視野。透過她的視角,我們讀到海倫、呂西恩在上個世代裡的愛情,與多線交錯的故事背後的秘密和真相。

「年老,就是比其他人更早活得年輕。」——菲利浦.格律克(Philippe Geluck)

法國作者瓦萊莉.貝涵(Valerie Perrin)以知名漫畫家所言替《星期天被遺忘的人》開場,這句開場白似乎也總結了一切。
此次我們幸運地跨海筆訪瓦萊莉.貝涵,聽她談談在年輕與年老的交錯間,她所聽見的故事。

問:《星期天被遺忘的人》的靈感是從何而來的呢?在寫作過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嗎?

答:《星期天被遺忘的人》是我在 1999 年底、2000 年初寫的短篇小說。這是一個海鷗作為起點,講述海倫和呂西恩夫婦的故事。海倫住在一個虛構海灘上的養老院,而她心愛的呂西恩來接她。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故事跟著我許久,2007 年起,我決定進一步推動這個故事,並添加照服員曲絲汀的角色,並由她講述海倫、呂西恩和海鷗的故事,作為這本書的開端。

接著,我和朋友擔任養老院照服員的女兒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我讀了些內文摘錄給她聽,她則告訴我她的工作日常,以她的生活為基礎,我想像年輕的照服員在養老院工作的樣態,也以此為靈感,書寫海倫與呂西恩之間的愛情故事。此外,我孩子的父親是一名物理治療師,經常在養老院與長輩們相處、工作,下班回家後,他也會將所見所聞告訴我。
事實上,我從小就對長輩十分著迷,他們像是一座座圖書館,我認為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探詢他們生命裡的故事,這也是他們令我如此著迷的原因。

問:在故事裡,海倫經營一間咖啡館,那就像當地居民無可取代的社交情誼象徵。在現實生活裡,您記憶中也有這樣的場所嗎?

答:嗯,在現實生活中,法國所有的咖啡館、酒吧,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今,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咖啡館是人們在小村莊裡唯一可以聚會、見面的地方。《星期天被遺忘的人》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但直到今天,鄉村、小鎮的酒吧仍是不可或缺的。在這些地方,你能找到麵包、煙草、報紙,也是人們喜愛的交談場所。

不過,現下我眼前並沒有這樣的場所,因為我住在巴黎,蒙馬特阿貝斯區,而在這七個月間,沒有任何咖啡館營業。這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因為大多數時間,我都是一個人在家工作,當我在下午三四點左右停止寫作時,我喜歡走上街,觀察酒吧裡的人、與調酒師交談,這也是擺脫寫作自我閉關的一種方式。在鎮上,在我們的街區,當沒有咖啡館、酒館時,總是令人難過。酒館不一定是買醉的地方,對我們來說,酒館是我們相遇、必須被保留下來的地方。

我們訪談的今天(5 月 19 日),正好是法國的解封日,酒吧、咖啡館七個月來首次重新營業,我們都非常高興!畢竟無論您身在何處,這些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問:《星期天被遺忘的人》中,主角包括曲絲汀、海倫等。這些角色在現實中是否有參考對象呢?您自己與角色間有哪些相似之處嗎?您最喜愛的角色是哪一位呢?為什麼?

答:當我書寫《星期天被遺忘的人》時,我以自己的女兒、也是我的繼女之一作為二十一歲的曲絲汀的參考對象,此外,先前提及的年輕照服員也是重要的參考人物之一。至於海倫,我的靈感來自外祖母,她也是一名咖啡館服務員。這是我極為重要的靈感來源,即使海倫完全是虛構人物,在我的小說中,總以現實為基礎中心,而我在周圍想像、創造愛情故事與虛構情節。

呂西恩也是如此,他就是我的祖父,給了我許多啟發。過去祖父曾被送至布亨瓦德集中營,當他痊癒返家,我的祖母竟認不出他來,儘管他因身高高人一等,在眾人中應是極好辨識的。事實上,我的靈感來自我的兩個祖母與祖父的故事。

我們總是說我們在第一部小說中投入許多,這是真的!我的祖父母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直到現在,我仍相信儘管他們早已逝世,卻從我年輕時就一直保護著我至今。

這或許不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但卻是整個故事裡最特別的,在書裡名為「我不記得什麼名字」,也是曲絲汀的情人,對我來說,他是一個不那麼具現實感,卻又同時在場的角色。

問:在撰寫《星期天被遺忘的人》與其他作品時,您通常從何開始呢?

答:一開始,我總是從知道我有終點作為起點。我的三部小說都是以同樣的方式建構的:過去/現在/過去/現在交錯。打個比方,它就像俄羅斯套娃一般。我通常於現在找出對應,而藉描述過去,一點一點地發現,過程中不斷推進故事、揭開被隱藏的秘密。我一路寫作,並且確知小說的終點在何處。

問:您在電影、攝影的經驗如何影響您的寫作呢?是什麼讓您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作家?您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創作故事呢?

答:我們不會決定成為一名作家,生活會替你做決定。我一直都想寫作,但我需要付房租,養活我的孩子們,而一開始,我沒辦法全靠寫作生活。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與伴侶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創作出我的第一個劇本後,合適的時機終於來到我面前。半年來每個月都有收入,且有完整的一天能寫作,這在一生中是非常難得的,我抓住了這個機會。我也覺得自己有必要完成這部擱置許久、卻一直在我心上的小說,我告訴自己,是時候結束你一直承載,關於海鷗、養老院、海倫、呂西恩、曲絲汀的故事。我每天皆認真寫作,並在 2013 年底完成了這本書。2013 年底,我將完稿寄給幾位親戚,他們的意見確認了我寄給出版社的想法。 2014 年 1 月,我與阿爾賓.米歇爾(Albin Michel)出版社簽訂了合約。

問:您的童年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作家、或者講述故事的人嗎?為什麼?作為一名作家,您的一天大致是怎麼樣的呢?您覺得身為作家,最困難與最棒的是什麼呢?

答:我的作家生活很特別,我的第二部作品《為花兒換新水》徹底改變我的生活。作為一個作家,我的日常生活是以我的寫作為生。以三十種語言出版,受到讀者的期待,這在這個行業是非常罕見的。我不知道法國每天出版多少本書,但這完全是瘋狂的,我是自 2019 年來銷量最高的作家之一,自我出版第二部小說以來,彷彿踏上一趟瘋狂的旅程,我很開心,也希望盡我所能、繼續寫作更長一段時間。

沒有什麼比這更難的了。最難的正是工作。我的第三部小說,是兩年半辛勤工作的成果,令人精疲力竭,但同時這也是一份很棒的工作,我喜歡它,這讓我充滿喜悅。

我筋疲力盡地完成第三部小說,但我深知自己沒什麼好抱怨的。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整天在工廠努力工作,這是另一種筋疲力盡。此外,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我對醫護人員只有無止盡的欽佩與感激,也許我們能戰勝病毒,但這全是他們的辛勞與堅忍所換來的。

寫作或許是疲累的,但我的日常生活很快樂。我充滿感激、也覺得非常榮幸。

問:您如何定義變老?您認為有什麼特定的感受或任何事物能標誌這一刻嗎?您理想中的年老生活會是什麼樣貌呢?

答:通常,我們的身體比頭腦更早感受到老化。我確切地說,若感受到老化,通常是因心中的年輕人已經老了。沒有計劃,處於悲傷中,生活裡只有例行公事,非常絕望。青春絕對是一種心態!我想我們只要有夢想,就永遠年輕,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有計劃。

一個80歲的人,若聽音樂、唱歌、跳舞,必將保持年輕。因為年輕、青春絕對是一種心態。
話雖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年後,身體的衰老仍會使你失望。這麼說感覺不好,但這是事實。你的頭腦與心靈依舊年輕,但身體讓一切開始變得困難。譬如早晨起床的前十分鐘讓你百感交集,身體將提醒我們殘酷的現實。畢卡索曾說:「變年輕需要很長時間。」我非常喜歡這句美麗的描述,因為青春首要是一種心態。

我用在法國相當知名的漫畫家菲利浦.格律克(Philippe Geluck)所言,作為《星期天被遺忘的人》開場白,「年老,就是比其他人更早活得年輕。」這句話也總結了一切。在同一句話中,我們既有問題,也獲得了答案。

等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超級幸福快樂。

變老之後:

  1. 人們能否有尊嚴、精力充沛地變老,關鍵並非基因,而在於我們自身的行為取捨
  2. 討厭過生日不是怕變老,是怕老了還一事無成
  3. 小心那些不經意的遺忘,不要把變老當作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