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從某個死神小學生動畫的不可能犯罪,推向了更為複雜的深坑。——專訪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入圍者懶神
Photo Credit: unsplash

將我從某個死神小學生動畫的不可能犯罪,推向了更為複雜的深坑。——專訪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入圍者懶神

文字/懶神;筆訪/愛麗絲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今年邁向第 19 屆,早已成為台灣推理史上持續最久、栽培作家數量最多的文學新人獎項。
今年共有四篇入圍作,分別為王稼駿《願望列車》、冒業《千年後的安魂曲》、何其美《鐵皮屋裡的螢火蟲》、懶神《請收看謀殺直播》。此次我們藉文字筆訪,讓讀者一窺推理小說背後、這些創作者的故事。

問:您大多是如何發想推理小說的呢?大致上的流程是什麼?有哪些元素會是最初定下的呢?您認為撰寫推理小說最困難的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答:推理小說的發想,一般都是靠著「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來沉積想法。閱讀題材相近的小說是一種方法,觀察生活的小細節,或對未來的無限暢想中,也能找到成為故事核心的源泉。既然是創作推理小說,流程方面還是會以核心詭計作為故事的重中之重,再以此為基礎安排諸如背景設定、人物、社會問題或文學意義等元素。撰寫推理小說最困難的地方,莫過於「詭計創新性」的貧瘠。推理小說發展至今,前人所創造的眾多引人入勝的詭計,經由後人多次解析再構築,玩出了意想不到的花樣。然而,一條馬路再怎麼遼闊,車子太多還是會擠得水洩不通。想要解決這一點,還是離不開「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作為後輩的作家不能一直駕駛老舊的汽車,時代會變遷,科技會突破,若想更快更遠,光是換上能源汽車還不足夠,開闢一條屬於新時代的康莊大道,才是推動推理小說發展的正途。

問:您大多是如何替角色命名的呢?在創作推理小說人物時,會有哪些現實生活的參考對象嗎?

答:如果人物有原型,就會使用「一看就知道在說誰」的方法命名,若然是虛構人物,就會採用能讓讀者容易記住的名字,例如大文、小明、美麗一類的。不好意思,我的命名方式比較簡單粗暴。

問:您對推理小說的喜愛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這和您的成長經驗、家庭背景有哪些相關嗎?您平時閱讀偏好哪些作者的書籍呢?除了推理小說,還有哪些喜愛的書籍類型嗎?您認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推理小說是哪一本呢?為什麼?

答:既然是推理小說,自然是靠著閱讀培養起來的興趣。當數量達到一個程度,就會衍生「我也想寫出這樣的故事!」的想法,很多作家想必也經歷了這個過程,才會開始握起筆桿,開始了寫作生涯。我的成長經歷很普通,開始閱讀小說是在念高中,接觸推理小說則是在大學時期。一般來說,沒有特別偏好某個作者的書籍,除了推理小說以外,也有看過大眾文學、輕小說等類型,但論影響最大的,是一本叫做《黃色房間之謎》的推理小說,屬於早期密室推理的經典,這也是第一次將我從某個死神小學生動畫的不可能犯罪,推向了更為複雜的不可能犯罪的深坑。

問:您認為寫作的意義是什麼呢?您覺得寫作過程裡最困難、最美好的分別是什麼呢?未來還有哪些創作計畫嗎?

答:寫作的意義是分享、表現內在的觀點,是一種渴望跟別人共鳴的社交。跟在社交平台分享近況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只是添加了一層更為藝術的外衣。寫作過程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讓自己更加進步、最美好的部份,則是看到了進步的自己。在未來,本人還會想繼續創作推理小說,同時也開始接觸影視創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將更多美好的故事展現在大家面前。

推理一直推:

  1. 【冬陽一直推】看新一季《半澤直樹》,加倍奉還一批推理小說跟影劇(上)
  2. 【冬陽一直推】看新一季《半澤直樹》,加倍奉還一批推理小說跟影劇(下)
  3. 【冬陽一直推】帶點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讀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