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出版社的風險與機會——寫樂文化發行人韓嵩齡

小出版社的風險與機會——寫樂文化發行人韓嵩齡

文/愛麗絲

「今天要談的,大概是我一年來好吃懶做的過程,」寫樂文化發行人韓嵩齡笑著替自己開場。Readmoo 讀墨電子書日前發表 2021 年度閱讀報告,除了用數據精準分析讀者輪廓、閱讀偏好,更邀請寫樂文化發行人韓嵩齡分享疫情之下的出版。

寫樂文化於 2014 年創立,即將邁入第九個年頭,過去八年的經歷,韓嵩齡將之分為「兩年一循環」的四階段。頭兩年,韓嵩齡以順風順水形容,運用手上豐富的作家資源,便能出版質量兼具的好書;第三、四年,則開始散槍打鳥、「Try and error」,試探讀者品味與理解市場趨勢;第五、六年必須消化前兩年因錯誤嘗試累積的庫存;近兩年則因庫存消化完畢,重整公司體質,健康經營。

大疫之年,讀者的注意力多挪移至疫情相關資訊,出版業面臨實體書展二度取消、未來仍未可知,韓嵩齡笑稱自己第一件事便是「忘掉業績吧!」盤點公司營運成本後,寫樂文化於 2021 年僅出版《台菜本味》《原子時間》兩本書,「這是小出版社可以有的選擇,」出版數量下修,代表每一本書的出版,都須審慎評估,「簡白來說,就是這本書能不能賺到足夠的錢,養活公司。」韓嵩齡說道。

疫情之初,韓嵩齡毫不諱言,第一件事便是檢查公司可動用的現金、甚至打聽貸款相關資訊,「雖然沒有用,但這是盤點公司續航力的重要準備。」確認過逆風下的續航力,韓嵩齡每出版一本書,都經過精密計算,「小出版社仍有固定庶務、行政成本,因此出版書籍的單位成本是更高的,」言下之意,每本書的「勝率」相當關鍵,「我們不能有『不中沒關係,下次中一本大的就撈回來』的心態啊!」這是韓嵩齡時刻謹記在心的原則,提醒自己出版絕不能孤注一擲。

「庫存是檢視小出版社體質的重要指標,」韓嵩齡數度強調,雖然小出版社更易因應變局、靈活轉換出版類型,也更能精準設定「not to do」的標準,但對庫存仍須抱持零容忍的態度,「必須逼自己只能留下有效庫存,就和減肥一樣,抱持這樣的態度,你就會告訴自己非打書、消耗庫存不可。」

邁向第九年,寫樂文化即將走入第五階段的「兩年一循環」,除了以出版新書、舊書再版作為收益來源,韓嵩齡也看見「第三隻腳」的重要性,「電子書就是我們的第三隻腳,相信在疫情之下,大家的感受更明顯。」韓嵩齡更期許自己能將寫樂文化持續傳承,「不只我自己做,也能帶著同事做。」在疫情肆虐的年代,面對瞬息萬變的書市,韓嵩齡與寫樂文化是做好最悲觀的打算,樂觀面對每一本書,以「最悲觀的樂觀主義者」的思考模式,迎向下一個年頭。

閱讀 2021 :

  1. 營收4億、閱讀1億4千萬分鐘!──READMOO讀墨電子書2021年度閱讀報告
  2. 2021 犢力回顧:飛越疆界,閱讀讓我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