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moo 讀墨2022國際書展現場】「請問笭菁老師!」恐怖小說天后笭菁講座側記

【Readmoo 讀墨2022國際書展現場】「請問笭菁老師!」恐怖小說天后笭菁講座側記

文/愛麗絲

「先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喔!」疫情下的實體活動,總是彌足珍貴。睽違兩年,2022 年國際書展登場,Readmoo 讀墨電子書除了準備線上、線下豐富活動與優惠,更希望讓作者與讀者相見歡,在端午佳節,我們邀請恐怖小說天后笭菁舉辦簽書講座,與讀者面對面分享創作心路歷程,也當面解答讀者們各式各樣的踴躍提問。

笭菁自 1999 年踏上創作之路,至今已累積出版兩百多本作品,規律產出的創作頻率令人不禁好奇源源不絕的靈感從何而來?「很多人多覺得當作家一定要靠靈感,但萬一你下一個靈感十年後才來該怎麼辦?」笭菁笑著點出許多人的迷思與盲區,在她看來,寫作靠的不是靈光乍現的那一刻,而是生活中不斷積累的閱歷,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總會派上用場。

「我的閱讀不限於書籍,所有能讓我學習新知的都是累積閱歷的好辦法,」除了讀書,笭菁也大量閱讀網路資料、欣賞影劇作品、YouTube 影片。「我看電影一向都是衝首映場的,影劇作品的畫面都會變成記憶,能讓我學習如何闡述故事。」許多讀者總在笭菁作品裡讀到流動的畫面感,「那是因為書寫時我腦海是有畫面的,我像用手趕著寫下腦海中的電影。」

以近期社群網路上熱議的強尼戴普法庭攻防戰為例,笭菁笑稱自己足足追了六週,「除了看雙方法庭攻防,也能看美國人對法、邏輯是怎麼理解的。」大量攝取新知,讓笭菁的大腦如硬碟,寫作時彷彿滿溢的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至於將素材化為故事,靠的則是想像力。「打開電視新聞,社會事件多的是能讓我們發揮想像的空間,」一場車禍,在笭菁筆下或許就能發展成鬼故事,深具觀察力與好奇心的她,用生活當素材,不必等待偶爾敲門造訪的靈感,在她的腦袋裡,多的是能織就故事的存檔。

細數自己的寫作流程,笭菁從不列故事大綱,「因為列跟寫永遠是兩回事,」但故事主軸永遠是她的發想核心。笭菁以《百鬼夜行卷8:狼人》為例,經查詢資料定調狼人特性後,如樹狀圖般發展出故事背景、人物設定等細節,「書寫時只要都扣緊主軸設定就不會偏離,故事和人物會帶著我走向結局。」

笭菁創作類型多元,目前創作主力驚悚靈異小說限制與框架較少,是她最喜愛的類別。「書寫時不會被框住,這類作品不必三觀完全正確,」笭菁深知生活裡人們總希望活得三觀正確,「但你真的覺得大家的生活三觀都很正確嗎?」藉由書寫,笭菁希望讓讀者知道所有三觀不正確的情況,「我們得理解才能加以防範。」

曾說自己不敢看鬼片、害怕恐怖電影音效,笭菁寫靈異小說時倒無所畏懼,「因為稿子沒有聲音嘛。」身為創作者,她習慣睡到自然醒,用餐後約下午兩點開始寫作,每日固定書寫二至三個小時,「當然不可能連續寫,中間得打個電動、刷社群貼文、看YouTube、查 Google 學新東西,也處理一些出版相關的文書工作。」

恐怖小說家的日常生活,在她口中顯得樸實無華,細想卻能發現笭菁旺盛的好奇心,日復一日,她從未停止學習。「可能是個性使然吧,我很習慣上網查資料學習新技能,」笭菁笑稱自己過往對 Photoshop 一無所知,靠著土法煉鋼,上網查詢每個想學習的功能,現在她已學會修圖、去背等技能。

「只要有興趣的東西,我都想嘗試。」創作多年,笭菁始終跟上讀者閱讀行為的改變,隨之調整自己的腳步與做法,網路連載小說時期,笭菁配合讀者習慣,調整連載字數與頻率;便利商店販售小說時期,笭菁則搭配檔期出版新書。如今,舉凡電子書、有聲書,她總走在浪尖,毫不排拒任何未知的嘗試。

笭菁約十幾年前,便開始經營電子書,儘管身邊許多人以盜版疑慮勸退,笭菁倒寧願給讀者更多選擇。「我出電子書又不會少一塊肉,若讀者想讀電子書,至少我讓他有支持正版的選擇。」許多創作者的擔憂,笭菁倒相當坦然,「會看盜版的就是會看盜版,我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可以啦。」即便大環境變遷、讀者閱讀模式改變,笭菁深知創作的本質恆久不變,「我要做的是持續寫出自己和讀者都喜歡且動聽的故事。」帶著好故事,笭菁欣然接受多樣化的閱讀型態與載具,走到更多新舊讀者眼前。

近年來,笭菁在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報告時留意到蓬勃發展的有聲書,初步研究後發現目前市場尚未成熟、投入成本偏高,因此許多人仍持觀望態度,但她去年便親自獻聲錄製《惡之教程》有聲書。「其實只是因為我買了一組麥克風,也想學編輯音頻的程式、變聲軟體的操作,既然很少人做,那我就自己來吧!」於是,笭菁花時間自學,自製出版第一本有聲書作品。

在她的出版經驗裡,絕不限於創作、書寫,「整套出版流程我都很有興趣啊,」封面設計、行銷規劃、到觀察銷售報表,笭菁幾乎全數參與,除了樂於學習新領域的知識,她也依得到的反饋調整創作與互動模式。

相較於部分創作者偏好與讀者保持一定距離,笭菁笑稱自己的「範圍畫得比較寬」,只要守住基本禮儀與尊重個人隱私,她樂於和讀者互動,讀者行為與反饋也從未讓她失望。「出版社經常告訴我,我的讀者都超乖的,有秩序又自動自發。」多年與讀者互動經驗裡,從無讀者越線,少數長年支持自己的讀者,更與笭菁成為能一同出遊的朋友。

睽違兩年,實體書展登場,讀者們把握與恐怖小說天后笭菁面對面的機會,熱切到場支持。

疫情之下,過往年年出國一至兩次的笭菁不免被打亂計畫,「我本來想去古巴、參加墨西哥亡靈節的啊,」雖略顯無奈,笭菁仍將生活過的豐富多彩。除了創作,她精進製作影片的技巧、投入烘焙興趣,也常獨自國內旅行,「四月底才去屏東玩,我真的好喜歡晴朗無雲的藍天和大海啊!」

今年底笭菁作品《禁忌之化劫》改編電影即將上映,「簡直像白日夢成真一樣,每次提到我都覺得起雞皮疙瘩,」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笭菁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改編的新嘗試,「我的作品其實滿適合密室逃脫、手遊、桌遊的,好玩的東西我都願意嘗試。」毫不設限,躍躍欲試,或許正是讓笭菁創作能量的關鍵之一。

「我最喜歡的角色永遠都是下一個。」笭菁笑著回覆讀者提問,規律而多產的她,總使讀者殷切期盼下回字裡行間的新意與心意,「所有創作者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有人看懂你的故事、能和故事有共鳴。」講座尾聲,笭菁直呼當下就是自己最幸福的時刻,當創作者與讀者間心意相通,正是在故事以外,最迷人之處。

延伸閱讀:

  1. 不敢看恐怖片的恐怖小說作家超認真的工作與生活態度──專訪笭菁
  2. 妖怪重生,在新的文化土壤──走進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