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恐懼的聲響高過興奮——專訪《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作者鄒開蓮
文/愛麗絲
「小學有段時間,我每天睡前都不斷想像未來要蓋的房子,」鄒開蓮描摹記憶,那是幢白色、有樓梯的建築,和她現居住所相去不遠。小時候,鄒開蓮曾想當能從無到有的建築師,而童年時渴望創造的無盡想像,長大後以「創業家精神」與「企業願景(Business vision)」在鄒開蓮職涯中體現。「我總是告訴我的團隊:『他想得到就做得到,只是時間快慢而已,」鄒開蓮眨眨眼睛,她的想像最終總成為具象。
想像越具體,越感動人心。透過想像,鄒開蓮看見未來令人興奮的面貌,想像力也成為她永遠的活力來源。
鄒開蓮曾得到人人稱羨的工作,她卻清楚感知,不適合自己的環境讓她如困獸般不快樂,甚至日漸枯萎。當獵人頭反覆叮囑「好好待幾年就有完美履歷表」,對方描述的美好未來卻讓她心如止水。「許多人很難有機會在年輕時就發覺、磨亮屬於自己的那一把劍,」鄒開蓮說自己實屬幸運,早清楚只有蘊含想像空間的事才能吸引自己,於是,她毅然決然轉換跑道,「相較完美的履歷表,我更看重對自己誠實,要活得如魚得水啊。」
歷經奧美廣告、寶僑、飛碟唱片的磨練,1995 年,鄒開蓮擔任 MTV 中文台總監,2000 年出任雅虎台灣總經理,2007 年晉升為亞洲區董事,後為亞太區資深副總裁。2017 年 Verizon 併購 Yahoo,鄒開蓮成為 Verizon Media 國際業務董事總經理。縱橫職場三十多年,鄒開蓮極其熱愛工作,「非常 enjoy,我覺得工作很有成就感、又有趣,但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喜歡工作。」聽來彷彿工作狂,但此次鄒開蓮將職場與人生經歷集結成書《親愛的別怕,勇敢說 yes》,談的絕不只工作。
「這本書想談的,是我們怎麼看我們自己?我們是不是看出自己的潛力?」鄒開蓮指出,大多數人總太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因此躊躇不前。事實上,一旦跨出第一步,迎接我們的不一定是披荊斬棘,更可能是柳暗花明。
別讓恐懼的聲響高過興奮
任職雅虎前,鄒開蓮戲稱自己從來不是「科技通(tech-savvy)」,但對網路的無限想像引領她轉換跑道。鄒開蓮持續挑戰從未做過的事,跨出舒適圈幾乎成家常便飯,每一步彷彿都是第一次。
「但我們從小到大,所有事不都是第一次嗎?」年紀越大,膽子越小,在鄒開蓮身上絕不成立。
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潛水、第一次開車上路,或者,第一次發現自己是會議全場唯一的亞洲女性。鄒開蓮指出,我們常被腦海中想像的恐懼嚇得裹足不前,卻不知道勇敢跨出步伐一次、兩次、三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千萬不要讓恐懼的聲響大過興奮,不要自己嚇自己。」
前幾日,鄒開蓮在女兒手機見到過往家庭旅遊在環球影城錄下的片段,只見自己氣急敗壞地說服兒子挑戰自我、搭雲霄飛車的模樣,真是好氣又好笑,「我希望他快去嘗試啊,上次不搭,這次不搭,到底什麼時候搭呢?」
家人之間,鄒開蓮永遠是無所畏懼,先採取行動的那一位。
「我的勇往直前有時也讓家人瞠目結舌,」鄒開蓮笑談與先生造訪北京奧運時,眼看快趕不上集合時間,卻身陷人龍、等候寥寥無幾的計程車,鄒開蓮一個箭步衝至隊伍前端上車,並詢問該乘客能否由她支付車資共乘,這才順利化解危機。「有時就是得厚著臉皮問,但問了就有機會啊。」
MBTI 十六型人格測試中,鄒開蓮不出所料,性格全然外向、感性,但看似毫無畏懼地在人生與職場中闖蕩,她也曾面臨「冒牌者症候群」般質疑自我的時刻。
2006年,Yahoo 澳洲與當地媒體集團 Seven West Media 合資成立公司 Yahoo7,並由鄒開蓮擔任董事長,Seven West Media 執行長身為澳洲媒體集團的領導人物,無可避免地質疑鄒開蓮的能耐。「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只要專注在妳擅長的事上,focus on issues,那就是建立自信的方法。」當鄒開蓮至雪梨拜訪時,專注聆聽對方提問與討論,提供解決通點的解方,成功使對方信服,推動合作關係。
鄒開蓮深知部分女性自我質疑的習慣,彷彿根植在 DNA 中,「我們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有辦法 have a seat on the table,擔心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但在鄒開蓮的職涯中,身為少數的經驗屢見不鮮,若真要擔心豈非沒完沒了?「重要的是妳怎麼看自己?妳看出自己的潛力了嗎?」不卑不亢的自信是底氣,支持鄒開蓮一路至今。
不用打的孩子曾瘋狂追星
鄒開蓮出生時,尚未被護理師打屁股便響亮啼哭,父親因此頒給她「免打金牌」,「我爸告訴我媽:『這孩子不用打。』」排行老么,鄒開蓮笑稱自己最為受寵,更因父母經過兄姐洗禮,早採取開明教養,讓她盡享自由。
童年記憶裡,每逢聖誕節,鄒開蓮家中總會立起聖誕樹,盛裝佈置,而鄒開蓮上有兩位姐姐、一位哥哥,手足間雖年齡差距偏大,關係倒十分緊密,每週聚餐的習慣維繫至今,鄒開蓮的性格養成、待人處事更深受兄姐影響。
鄒開蓮的哥哥三十多歲創業開建設公司,老員工後因病無法工作,哥哥一句「沒有道理不照顧,畢竟他把最好的青春都給了我公司」,便持續支付全薪、照顧並肩打拼多年的夥伴,寬厚而感恩,這正是鄒開蓮心中企業家的典範。
而姐姐對音樂的熱愛,讓鄒開蓮早早對灰狼LOBO等歌手如數家珍,「音樂就像我對西洋世界的啟蒙啊,」鄒開蓮特別喜愛迪斯可(disco)風格,Bee Gees 的《How Deep is Your Love》琅琅上口,而 Donna Summer 的《Hot Stuff》至今哼唱起來仍有模有樣。鄒開蓮中學時也曾熱愛追星,多才多藝的她,更曾錄製唱片合輯《1989 夏令營》。
領導未嘗不是一種表演
從小學朗誦、演講比賽開始,鄒開蓮一路不乏歌唱、戲劇經驗,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喜歡表演,「表演是把自己放到另一個角色裡,站到大家面前,」而一旦站到人前、聚光燈下, 就得不怕台下的人品頭論足。擔任領導者,未嘗不是另一種表演,「我必須讓大家振奮起來。」鄒開蓮透露,自己不可能完全不緊張,但反覆練習就能熟練,培養成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尋覓團隊人才,鄒開蓮最看重的是彼此文化特質契合,更特別屬意能自我驅動(Self-driven) 的人才,「這種人根本不需要管,他們給自己的標準都比我還高。」此外,心胸寬大、不計較付出的人,更是促成完美團隊合作的關鍵。
「跟一群喜歡的人一起達成目標,這不是很吸引人嗎?」鄒開蓮帶領團隊的成就感,來自於此,而帶人多年,鄒開蓮深知最重要的,是養成欣賞同事優點的習慣,正向思考,肯定有助於團隊蒸蒸日上。
第三人生,未來還在向前跑
領導團隊多年,職場經歷亮眼,鄒開蓮的人生幾乎一路順遂,卻在第一段婚姻碰上挫敗。
「我很少感到挫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只是一個人的錯。」面對挫敗,鄒開蓮並未陷入被害者情節,倒反思自己過去或許帶著驕傲,總認為「他和我在一起就會變好」,宛若救世主的自信讓鄒開蓮在婚姻裡跌跤,幸好,信仰支撐她走過人生低谷。
如今,在婚姻與家庭裡,鄒開蓮試著轉換工作上解決問題痛點的思維,也學會感恩,「不要永遠執著在沒有滿的那半杯水,而是要看滿的那半杯,珍惜伴侶、家人的優點。」鄒開蓮指出,婚姻建立於信任之上,而兩個人都必須讓自己成為值得信賴的人,攜手經營關係,「世界上沒有完美先生,只有兩個人在婚姻裡一起努力、共同成長,才會是完美關係。」
退休後的第三人生,步調放緩,鄒開蓮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處,「我們好像都更幸福了。」除了接任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鄒開蓮也善用經歷,跨領域破框交流。
回憶狂熱追星的年代,鄒開蓮曾在阿B演唱會時,自二樓一躍跳下一樓看台,在阿B身後追著跑,「我一直跑一直跑,實在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那樣呢?」如今笑著說來略顯荒誕,但不斷勇往直前的青春似乎從未停滯,一如她現在的心境,永遠對未知的一切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