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懂事,在別人眼裡只是冷漠

文/格子珊 以前的我很怕麻煩別人。 麻煩別人,意味著讓別人的利益受損來成全自己的需求。我寧願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委屈,也不願意走這種損人利己的捷徑。 所以,我永遠不會對人說:「你能不能幫我打卡?」「可以幫我買杯咖啡嗎?」「幫我帶一份早餐好不好?」「我想借一點錢。」打卡,我自己…

「所以你們現在到底是什麼關係?」

文╱郭書瑄 就台灣人的角度看來,歐美的約會模式有時讓人有種不確定感。這其實是由於台灣文化中對於「稱呼」或是「名分」的重視。 我和老公保羅究竟是幾時算是正式交往呢?回想起來,保羅從來沒說出我想像中的「妳願意做我女朋友嗎?」或是「和我在一起吧!」等等偶像劇中的告白台詞。 真實的情況是,就在我們約會過幾次…

與厭世者交往守則

文/李豪 〈與厭世者交往守則〉 你給我權利看見月的陰暗面 並不是要我全力將你照亮 因我知道那些是從前有顆太陽 將你曬傷   找一個和自己相像的星球吧 你不需要勉強自己變成對方想要的模樣 讓土星有環,讓彗星拖著塵埃 我愛你,連你黑洞的昨日也愛   你的回應總是來得很晚,我不怪你 我知道早在我們很遠之時…

從約會百態解析歐洲文化── 交往態度面面觀:《男人樣本:我在歐洲的不客觀愛情文化考察》

文/莉頭堡 西方的約會模式,經常讓亞洲男女陷入困惑。約會不等於交往,恐怕是最常出現的東西文化衝擊之一。 在自由約會(casual date)的模式下,雙方雖然是抱著對彼此有興趣的態度見面,但並沒有對彼此忠誠的義務。即使對方對你熱情相待,一副被你的獨特風采深深著迷的模樣,但這並不代表他隔天不會對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