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李清瑞 說到「台客」,你心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呢?是陳昇、伍佰、MC HotDog 的台客搖滾?還是穿著藍白拖、嚼著檳榔、喝著保力達 B 的鄉土男兒? 「台客」一詞最初是在一種族群意識氛圍下誕生的詞彙,然而隨著時代變化,「台客」的意義也不斷地被詮釋,任何被認為很「台」的特徵…
文/黃子欽 日本時代、民國時代、電視時代、廣告時代、網路時代……,現在我很想有一個台灣時代。 讓我們來找一些台灣的圖像物件。日本時代是明信片,街道、景點、農業、風俗,一種殖民地的標籤印象。民國時代是洗腦課本,長江黃河萬里長城、反攻大陸、士兵剪影、眷村、梅花、保密防諜。電視時代是各種童年代言人,無敵鐵…
口述/黃子欽、何佳興、聶永真,文字整理/林毓瑜 黃子欽:二○一五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出版會出版了《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訪問聶永真、小子、王志弘、何佳興、霧室五組台灣書籍設計師,及相關出版周邊,探討台灣近年裝幀出版的創作能量。聶永真、何佳興也到日本參加座談。 針對《T5》的日本衝擊議題,何佳興…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侯俊偉;作品提供/霧室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設計封面像剪輯影片,要找出觸動人心的那一格──與設計工作室霧室對談(一) 在草圖上表達完整的想法,讓出版社安心,自己也能恣意發展 關於雙人合作模式,你們用這樣的方式來完成也很有趣,因為大部分的設計師都是單…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侯俊偉;作品提供/霧室 對霧室的第一個印象,是《殺戮的艱難》的封面,長滿刺的倒立樹幹,每次再版時就加一朵小紅花,象徵枯木開花,讓這本書精神獨立起來,有了自己的時間感。 日本的《T5》稱霧室「手癖」,從字面上看,似乎是手感的加強版。《漢字的魅力》的手作餅干、《印度放…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何佳興 ➨➨前集回顧:在方寸間嘗試各種可能──與設計師何佳興對談(一) 線條的延伸是身體與書寫的對話 你剛才提到書法、線條與身體,一個是書寫者的身體,一個是線條本身就是一種「體」,我覺得可以趁機談一下你幫鄭宗龍「在路上」做的視覺設計,因為這一定與…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何佳興 何佳興的工作室距離我的工作室僅隔兩條街,又是同行,因此這場訪談我抱持著非常輕鬆的心情進行。事前他寄給我兩份包裝著作品的紙袋,我與編輯小心翼翼拆開,袋內是他替陳明章與臺灣月琴民謠協會設計的「臺灣月琴民謠祭─北投」海報,以及他替林強設計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