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兒童發展不是從小豬長成大豬,而是從毛毛蟲變成蝴蝶──專訪「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 發表於 23 10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楊煥世 文/犁客 「從前國內的童書作家位置很邊緣,銷量不好,願意投入創作的人也不多;」何琦瑜說,「那是個惡性循環。」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07:這些書讀很久的原因⋯⋯哎呦你懂的~ 發表於 28 9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有些書因為經典,可以反覆讀、可以挑想複習的章節讀、可能為了找資料做研究讀,甚至可能為了註釋或翻譯的版本比較而讀(利用可以試讀的電子書做這事實在太方便了啊)──所以這類書會進入閱讀榜。 有些書因為精采,所以雖然字數常常很多,但一開始讀就常常停不下來,尤其是不分冊的電子書連換書的功夫都省了,真是完全邪惡的追進度工具──所以這類書會進入閱讀榜。 完整文章
專訪 空間多一點,速度慢一點,趣味多一點:哲也×周姚萍談寫作與兒童閱讀 發表於 24 9 月, 2015 By 何宛芳 Photo credit: Zurijeta/ Shutterstock.com 整理/張容兒、何宛芳 ►►► 訪談回顧:童書比你想像中更有深度:一起認識童書作家哲也、周姚萍的過去與現在 到底哲也與周姚萍是如何成為童書作家,他們又是如何看待臺灣的閱讀教育?以下是是哲也×周姚萍的訪談摘錄。 閱讀最前線編輯(以下簡稱「編」):可以聊聊兩位是怎樣從閱讀者變成創作者的嗎?兩位過去也都曾經擔任過編輯,那又是怎樣從編輯這個角色變成創作者的這個角色? 誤打誤撞走上創作路 完整文章
專訪 童書比你想像中更有深度:一起認識童書作家哲也、周姚萍的過去與現在 發表於 24 9 月, 2015 By 何宛芳 文/何宛芳 小小的書箱,放在校史室,還要用一把鑰匙才能打開,那就是兒童讀物的全部。沒有所謂的兒童文學,也不知何謂繪本,而這卻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周姚萍與哲也,共通的幼年閱讀記憶。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乘著故事的翅膀,看見台灣 發表於 27 8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1991年夏天,一個從小就厭惡自己身為噶瑪蘭族後裔的少年潘新格,意外的回到1800年噶瑪蘭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在那歷經滄桑的美麗河口找尋自己生命的源頭。 50年前,一場追尋失散的孿生兄弟之旅,隨著主人翁與寶島文化工作隊一步步穿越險峻的中央山脈,在見證開鑿東西橫貫公路的奇險與曲折之餘,亦開拓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你曾聽過這些故事嗎?他們,都是屬於台灣、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