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點學校】19:科幻小說家教你打造末日生存包!

學習,沒有句點。逗點學校,上課了! 今天是哪一位老師來分享呢? 子藝:「疫情當下,大家會發現身為阿宅其實也沒有不好。」 唐澄暐:「不管有沒有疫情,碰到新生活,就去適應它。可能新的常態已經在我們面前發生。」 你想過世界會如何結束嗎?當末日來臨,我們又能做些什麼?逗點學校這週邀請到兩位科幻小說家,來分享…

戰爭時大部分的士兵從沒開過槍,他們甚至假裝充填彈藥以躲避開槍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時間是1943年11月22日。夜色降臨在太平洋一座島嶼上,而馬金戰役(Battle of Makin)剛剛開始。攻勢如計畫展開,而此時某件怪事發生了。 身兼歷史學家的上校山謬.馬歇爾(Samuel Marshall)就在現場目睹了這件事。他跟著第一批試圖從日軍手中拿下…

頂大教授刻意在課堂上胡扯一通,最後他問:為什麼沒人問我到底在講啥?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1963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年輕的心理學家羅勃.羅森塔爾(Bob Rosenthal)決定在他位於哈佛大學的實驗室嘗試一個小實驗。他在兩個鼠籠旁放了不同的標誌,來標示其中一籠老鼠為特別受訓過的聰明樣本,而另一群則是蠢笨的。 那天稍晚,羅森塔爾指示學生把老鼠放進…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句話有科學根據嗎?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1513年冬天,一名窮困潦倒的城市書記員在某間酒吧裡待了又一個漫長的夜晚後,開始寫起一本他稱作《君主論》(《君王論》)的小手冊。這本被馬基維利描述為「我的小小怪念頭」的書,會成為西方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君主論》(《君王論》)最後將會出現在查理五世(Charle…

眾所周知的旁觀者效應,起因居然是一則假新聞?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時間是1964年3月13日,凌晨三點十五分。凱薩琳.蘇珊.吉諾維斯(Catherine Susan Genovese)開著她那台紅色飛雅特(Fiat)行經一面黑暗中恰好能看見的「禁止停車」告示牌,然後停靠在奧斯汀街(Austin Street)地鐵站外。 人稱凱蒂(K…

教授說服阿伯電死路人?耶魯大學「電擊實驗」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接下來幾個月,有數百人造訪了史丹利.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在耶魯大學的實驗室。他們成對抵達,然後依抽籤指派其中一人擔任「指導者」的角色,另一個擔任「學習者」的角色。指導者安排坐在一台巨大的裝置前面,有人跟他們說那是電擊機(shock machine…

世紀災難並沒有使這座城市充斥利己主義變成無政府狀態,反而充滿勇氣和善心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本書要談一個激進的想法。 一個長久以來人人都知道會讓統治者緊張的想法。一個被宗教和意識形態所否定、被新聞媒體所忽視,並從世界史紀錄中抹除的想法。 同時,每一種科學分支都認為這想法有其正當性。這個想法被演化所證實、被日常生活所確認。這種想法實在太根深蒂固於人性,反而不受…

【閱讀夏LaLa】跑起來!不然會被殭屍吃掉!

如果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變成殭屍了,你會選擇變成殭屍嗎?自從喬治.羅梅羅在1968年推出《活死人之夜》電影,定義當代殭屍型態之後,「殭屍末日」儼然成為電影或甚至是文學的類型,在世界各地重新翻演。你知道臺灣也有超棒的殭屍小說嗎?本集《閱讀夏LaLa》,夏宇童、陳夏民從恐怖片聊起,向大家介紹兩部臺味…

【一週E書】面帶微笑的蔣公銅像,是否偷偷動了一下?

文/犁客 前幾年的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是部講述貧窮中學生打算盜取校園裡孫中山銅像賣錢的電影,有人覺得很有趣,有人覺得太鬧,但這部電影其實不能光看表面情節,其實還有許多寓意。別的不談,光是把紀念「國父」的銅像移到儲藏室這事,就指出被政治神話形塑而成的「偉人」已經失去原有意義,剩下的反倒是其物質實體…

就算書都燒完了,還有我們的腦袋可以燒

文/唐澄暐 就算書都燒完了,還有我們的腦袋可以燒。 雖然說沒有火就沒有文明,但我所處的這個階段,卻極度壓抑著火的出現。火只能從特定的地方送出,對著特定的點作工,除此之外的皆稱做火災,挾帶著令人發毛的警笛哭叫聲,或在電視上敘述著,幾個人因為逃生不及而被活活嗆死在出口附近。 從小我就防備著火,想像火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