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定良;人物攝影/Wu René 新鄉土到新媒體的文學省思 如果楊富閔的文藝創作自《花甲男孩》(2010)以來,便因為當代鄉土記憶是其中顯而易見的主題而被劃分為「新鄉土文學」,那麼他最新的創作《故事書》(2018)正是藉由反思書寫形式,針對此文學框架所進行的根本拆解。所謂拆解上述議題的書寫工程,…
某天有位小男孩跟我說:「我同學今天躺在我旁邊睡午覺時,趁我閉眼睛時用舌頭吃我的臉,我覺得很不好,有叫他停下來!後來老師以為我在跟他講話,就叫我們兩個不要睡了,去教室外面罰站。」 「那你有跟老師解釋嗎?」 「有啊!但是老師說,我不可以直接跟同學說,要趕快舉手跟老師說。」 「所以你就還是一直被罰站?」 …
不要只相信聽來的 春雨果然還是得一直下著,才令人安心。週六晚上全家人一起去看沙丁龐克的「阿醜奇遇記」,和阿醜一起冒險的夜晚,沒有人能不被感動。在回家的路上,綿密小雨中我和小鼠弟弟走在一把傘下,他把左手伸進我右側的外套口袋裡,而他的右手則好好的照顧著剛才從表演廳撿來的紙花。 紅燈前停了下來,小鼠弟弟說…
文/何宛芳 「傳統台灣家庭,不太陪小孩看書,也沒有親子共讀的觀念,」經資深讀者、自由寫作者黃哲斌這麼一提,腦袋也不禁立刻開始快轉起自己的童年,才發現,好像還真是如此!不過,這或許也是屬於現代父母的幸運之處,因為,與孩子共讀,的確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密互動。 「共讀是沒有其他經驗可取代的,是完全不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