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大玩語言遊戲,《玩偶之家》裡未聲張的國族認同

文/林雯玲 挪威從十六世紀中到 1814 年,受到丹麥的統治,約有四百年的時間與丹麥共組「丹麥挪威王國」,丹麥語逐漸成為雙方的書面語言,以及官方和正式場合的口說語言,此種書寫語言在丹麥被稱為丹麥語,在挪威被稱為挪威語。 到了聯合王國後期,從丹麥語官方語言逐漸發展為丹麥挪威語(英文為 Dano-Nor…

胡適:「今日世界是祖宗的果。未來世界全看我們自己積什麼德或造什麼孽。」

文/胡適 〈《科學與人生觀》序〉、〈不朽〉、〈易卜生主義〉這三篇代表我的人生觀,代表我的宗敎。 「易卜生主義」一篇寫的最早,最初的英文稿是民國三年在康奈爾大學哲學會宣讀的,中文稿是民國七年寫的。易卜生最可代表十九世紀歐洲的個人主義的精華,故我這篇文章只寫得一種健全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這篇文章在民國七…

跨越內心的群山之巔

文/群星編輯室 「我應該要或者永遠不要越過山峰呢?岩牆會成為我的牢籠和墳墓嗎?──直到我纏上裹屍布躺在你的腳下? 離開,我要離開,我要離得遠遠地。在這兒我每天都在下沉,儘管我的靈魂選擇了最高尚的方式,就讓它自由飛翔吧。若不行,撞擊牆壁並且死亡吧。 我知道,我曾經應該動身遠行越過山峰。」 ──

【果子離群索書】少數與多數,先行者或保守派:《國民公敵》的思索

1918年6月,《新青年》推出「易卜生專號」,胡適撰寫長文《易卜生主義》,引介易卜生給讀者認識。(雖然早在1908年,鲁迅便以文言文寫過〈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推介伊孛生(易卜生)和《國民公敵》,但文字艱澀,影響不大。)胡適說:「易卜生的長處,只在他肯說老實話,只在他能把社會種種腐敗齷齪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