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好好為自己料理一頓飯,是幸福的療癒──楊索談《府城的美味時光》、《廚房記》 發表於 23 5 月, 2016 By 陳 心怡 作家楊索 文、攝影/陳心怡 暮春時,閱樂書店邀請文史學者嚴婉玲與作家楊索一起從昭和女性的角度來談家庭的溫度起始──廚房。廚房對每個家庭與成員都有不同的意義,作家楊索一直想逃離食物,但閱讀昭和時期台南的辛永清與日本的幸田文兩位女性對廚房的早年記憶時,又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食的夢魘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4/1【 書沙龍: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化vol.1】〈自己的廚房〉──從昭和女性辛永清、幸田文的廚藝與家世談起 發表於 27 3 月, 2016 By 何宛芳 時間:2016 年 4 月 1 日(五)19:30 地點:閱樂書店(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 策展人:歷史研究者 嚴婉玲 講者:作家 楊索 活動時間:每週五晚間 19:00 入場,19:30~20:30舉行。 入場方式:低消一杯飲品即可入場,自備環保杯可打九折。 ►►►本活動提供線上直播,點擊立即進入現場►►► ►►►直接前往活動網頁 策展人 | 嚴婉玲 完整文章
專欄,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像風一樣的男子與另一位像風一樣的女子 發表於 30 10 月, 2014 By 果子離 「風流」一詞,從遺風餘韻、儀表態度、韻味意境等正面讚美的意義,轉換為情感不定向,到處流散,四處留情的負面評價。田威寧散文集《寧視》,以她父親為例,詮釋風流:「父親是像風一樣的男子──風起了,風停了,看似瀟灑卻是風自己也不能控制的。」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