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妮-瑪莉.博諾;譯/李家瑜 「零廢棄」生活可行嗎?為什麼我們需要「零廢棄」? 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每個人每天平均製造 4.5 磅的垃圾。這些廢棄物大部分來自一次性的材料,例如食品包裝,或是完全未經使用的東西,例如食物。 我們的消費模式是線性的——將原料製成產品,通常再迅速地加以丟棄,如此一年製造…
作者/莎拉.克麗基(Sarah Klymkiw)插畫/金.漢金森(Kim Hankinson)譯者/劉佳澐 FOLLOWER OF Fashion?跟風或時尚? 衣服是一種基本必需品,讓我們免於風吹日曬,同時,還能幫助我們融入周遭世界。有了衣服,我們不必使用過多言語也能表達自我,並且與他人互動。穿搭…
文/楊宗翰(《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作者) 剛認識庭荷的時候,她剛從澳洲回來,還是個懵懵懂懂卻充滿傻勁的大學生,正在思索著接下來的人生該往哪走。她很想推廣環境友善的生活,卻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 不久之後,這女孩背著大背包隻身一人搭便車前往台北,在背包客棧裡面打工換宿,然後還在門口成立了一個免…
文/KE-CHEN 每位幼兒認識世界的第一個方式就是用手抓取東西往嘴巴塞。若說我們是用嘴巴來認識世界也不為過。 對於「吃」這件事情,就是簡單的二分法:「可以吃」或「不可以吃」。隨著年紀增長變成「我肚子餓了,我想吃東西」、「我飽了,我吃不下」,進階一點就是「好吃」與「不好吃」。這很特別嗎? 一點都不特…
編著/方天龍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對於我們的存錢觀念,也有若干的啟發。 故事地點發生在德國一家餐廳,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中國人,一群華人在餐館中接受接風洗塵。他們一行人走進餐館,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感到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開得下去嗎?讓中國人更覺得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