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太空?你必須遵四條乘員守則!

文/妮可.斯托特,譯/蔡承志 1、減少排放源頭 經確認對減少排放源頭最富潛力的行動是避開以化石燃料來發電和產生能源、使用LED照明來提高能源效率、減少食物浪費、改採植物為主的飲食、監測並修復冷媒洩漏、避開日常通勤並轉向在家工作、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駕駛電動車輛並改善建築物的絕緣。 儘管目前我們還沒有能…

近80億人共同創造一個對人類更不友善的環境,卻美其名曰進步

文/道格拉斯.查德維克,譯/柯清心 大家不妨好好重新評估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並仔細思考我們現在為自己打造的居住環境的影響。我指的不僅限於對微生物和免疫系統的影響,靈長類的類人猿(great ape),於約400、500萬年前演化成原始人類(hominin),他們是人類的遠祖。 智人在35萬年前,從原始…

「很多事情看似沒什麼,久了就會引起漣漪。」──《衛星人生》作者克里斯專訪

採訪/陳英哲 「我一直好奇,是什麼讓臺灣人這麼友善?在其他亞洲國家,試著跟路人說話或問路,都沒人會理我。臺灣銀行經理卻會帶我走出銀行到街上去,指著對面可以換外匯的競爭對手銀行;」克里斯‧托拜思(Chris Tobias)不可思議地道,「臺灣人就是會樂意幫忙多那麼一點。」 2001 年遭遇過 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