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社交焦慮其實來自完美主義

文/金素媛(김소원);譯/尹嘉玄 明明不是考試期間,大學生志勳卻已經坐在書桌前一個多小時,不斷埋首書寫、修改、背誦。他的嗓音沉穩又冷靜,神情卻明顯焦慮。他重新默讀寫好的講稿,闔上雙眼,回想那些內容,兩隻手也沒閒著,一直在練習肢體語言。 隔天,志勳提早一小時抵達講堂,他開始低聲複誦昨晚準備的講稿,原來…

不管他們聽到多少次「這不是你的錯」,依舊常常責怪自己

文/貝芙莉‧英格爾 「我的人生充滿了羞恥,我甚至無法想像活得像個正常人是什麼感覺」──太宰治 如果你在童年時曾受虐待或被忽視,你會懂得羞恥(shame)的滋味。也許,你一輩子都為羞恥感所苦。你會有羞恥的感受,很可能是因為自責(「如果我關心爸爸,他就不會打我了」),或因為你覺得受虐很丟臉(「我沒有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