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iel Barbery
Muriel Barbery/Photo by Readmoo 照片未經授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轉載、散布、出版。

【怎麼拼出一個展?】與妙莉葉‧芭貝里面對面,關於創作與旅行的五個提問

文/何宛芳

以下為 Readmoo 閱讀最前線與妙莉葉‧芭貝里(Muriel Barbery)的專訪摘錄,並些許涉及《精靈少女》故事內容。

Q:這些旅行對您的寫作帶來了什麼樣的刺激?在哪些層面呢?

當然是阿,它開啟了我心中的窗,當你面對其他文化時,可以讓自己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文化,可以把它當成國外的文化,藉由一個外國人的眼光重新觀察,我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在回到自己的國家時,也能不再完全只關注自身,而能夠對外在的人與世界保持開放。

這樣的經驗所帶來的刺激,可以讓你打開心,看到除了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

Q:你提到了旅行中不同文化所帶給你的衝擊,是文化上的哪一層面或是不同之處,給了你最不一樣的刺激與影響呢?

主要是與大自然的關係,因為在西方世界,我們非常習慣認為大自然為人類所擁有,許多哲學家,尤其是法國哲學家也有理論認為人類可以支配自然。我們當然必須照顧大自然,但這種觀點仍與我個人的感受有些許出入。

不過,我是法國人,過去也對此習以為常,直到我來到亞洲。當我最初接觸到日本,那時我驚訝地發現,原來有人認為自然並不屬於我們人類,反而是我們屬於大自然,有點像是一個人類國度的感覺,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感覺。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去到京都的一座寺廟,我驚喜的發現,(寺廟)是木造而非石造,而且是完全對外開放。

我們的教堂通常都是石造而且完全封閉的建築,如果你想要宗教的精神感受或體驗,就必須讓自己完全與外界隔離並遠離自然。

(在東方)這是完全相反的,當你祈禱的時候,你會伴著風吹過樹梢的聲音,我認為這也代表了我們不過是更大的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而這對我這次寫小說的過程,帶來很大的啟發。在看待自然的態度上,我發現自己似乎更像個東方人,而非西方。

人在長大的過程裡都會失去純真,而我只是希望延長那魔法的瞬間

Q:您的的第二、第三本小說裡,都安排了 12 歲女孩為主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12歲有什麼樣特別的意義?

我的第一本小說,是男性視角出發的小說,那是跟現在不一樣的,在那部小說之後,我覺得自己身為女性,應該讓女性有話語權,我也覺得這會讓我更感興趣一點,雖然我也挺享受從一個壞人的角度說話。

至於為什麼會用兩個小女孩呢?其實我的第一本小說也有個小女孩。有種普遍的說法,認為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失去純真,而且一去不復返;因為純真某種程度也等同於未知世事。我想這樣的安排是因為我對於這種說法非常著迷。

一旦我們開始學習知識,就會失掉純真,並且必須面對其他的挑戰。我們無法不失去純真,人總會有許多的第一次,但一輩子也只有那一次而已,這就是人生。

我的目標不是讓自己不失去純真,而是試著用其他方式試著延長這些魔法的瞬間(enchantment),雖然它不會跟我們幼年時一樣,但我仍希望多少能保留年幼時這些能力,能夠很容易就因為周遭發生的一切而感動、驚喜、著迷。

大人總是對身旁的事物習以為常,不再為事物所著迷。在我的小說中,都有這樣年紀的少女,因為我對於這種人人都有的體驗十分著迷。在那段時間裡,小女孩逐漸隨著成長而失去純真,但卻又嘗試著留下一些感受力。

12 歲是一個關鍵的年紀,正要從小孩進入青春期,逐漸長成大人,這是個非常刺激的時刻,過程中我們將逐漸告別純真,而我就是希望用不同的方式,把它留下來。

Q:當你寫到 12 歲少女逐漸長成時,你會回想到自己的童年嗎?
當然,當然。這些少女,就是我的童年與我想要的童年的混和體;我把小女孩放在我自己希望擁有的經歷裡。舉例來說,瑪麗亞在一個有許多親切奶奶、老太太的關心與圍繞的農場中長大,那是我很想擁有的。

Q: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您對藝術、音樂與自然的熱愛,這是您在意的主題嗎?

的確,這就我的人生,這也是我之前幾本小說的主題,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開始學習到什麼東才是自己真的熱愛的。小時候我對學習的胃口很好,樂於吸收各種事物,現在我知道自己真正的愛好與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我就開始進行刪去法,只

留下那些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你剛剛提到的,愛、自然與藝術。

Q:書中的精靈與戰鬥,是某種隱喻嗎?

很可能阿,這也是寫小說最奇妙的事,隱喻往往都在寫作者渾然不覺的情況下出現了。

很多讀者都跟我說,這可能隱喻了世界衰敗、自然所遭遇到的挑戰,或地球暖化等議題,這些都很有可能,因為我會廣泛的吸收大家感知到的一切,然後把這些轉化成小說,這個過程即使是我自己也不一定能清楚覺察,而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傾聽讀者告訴我,他們自己在故事裡讀到了什麼,很多都讓我覺得很神奇。

我不是為了傳遞什麼特定的訊息而寫,雖然這其中必定有些訊息透過我的小說而傳遞,但聽到讀者告訴我他們是如何理解的,都會讓我非常快樂。

繼續閱讀:

寫作本身,就是一場驚喜不斷的旅程──專訪妙莉葉‧芭貝里

國際書展作家專訪:

  1. 【怎麼拼出一個展?】在黑暗消逝前的愛──專訪《黎明前說我愛你》作者彼得‧加多斯
  2. 【怎麼拼出一個展?】辛辣、機智,而且是個只讀電子書的重度貓奴!──專訪「獵魔士」作者安傑‧薩普科夫斯基
  3. 【怎麼拼出一個展?】「拿寫作來打發時間」──專訪艾加‧凱磊
  4. 【怎麼拼出一個展?】古文鄉民少帥 VS. 七萬赤燄軍──不存在的訪問

【怎麼拼出一個展?】

延伸閱讀:

《精靈少女》,立刻前往試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