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918-641
Photo Credit: GraphicStock

研究指出:男孩家中的藏書量,與成年後的經濟成就呈現正相關

編譯/白之衡

書中真有黃金屋?一篇最新的義大利研究指出,成長過程中有書相伴的男孩,成年後可能就會有更佳的賺錢能力。

這篇報告發表在《經濟期刊》(Economic Journal),由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的三位經濟學者布魯奈洛(Giorgio Brunello)、韋伯(Guglielmo Weber)和魏斯(Christoph Weiss)共同研究與撰寫。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歐洲九個國家的 5,820 名男性,這些男性的出生年分布在 1920 到 1956 年之間,平均年齡約 67 歲。他們將這些男性從10歲開始的居住條件分類成「與不到 10 本書同住」、「與一層架子的書(11~25 本)同住」、「與一個書櫃(26~100 本)同住」、「與兩個書櫃(101~200本)同住」、「與兩個以上書櫃(200本以上)同住」。

藏書量不等於閱讀量,但與家中的經濟條件相關

這樣的研究邏輯相當簡單易懂:他們的研究對象全是社經地位已經確立,甚至已過退休年紀的男性,透過追溯他們的童年成長環境(居住環境中的藏書多寡),藉此理解書與經濟成就的關係。

關於為何要從 10 歲記錄起家中藏書狀況,報告中做出這樣的解釋:「家中藏書如此重要,是因為這可能引導兒童閱讀更多書籍,而閱讀則可能對學校表現有正面影響,」「但兒童也可能從學校、在地圖書館或朋友借書,」後續補充道,「我們的資料並未顯示他們是否確實讀了那些書,讀了又有多少本,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推測家中書本數量多寡和兒童的閱讀活動有正面關係。」

另一個理由是家中藏書數量「可以一窺童年的經濟條件造成的影響。」

「毫不意外地,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如果是白領階級,就更有可能擁有至少一層書架的書,無論是住在鄉村或都會地區皆同。」

每多接受一年教育,生涯平均收入就會增加9%

再進一步了解研究結果之前,報告先提供一項數據作為前提:這些男性每多接受一年的教育,生涯平均收入就會多出 9%。不過,根據這些男性的成長藏書環境不同,各別分組的收入也不同。

比方說,與不到一層架子的書同住的男性,多一年教育只會幫助收入提高 5%,而與大量的書一起成長的男性,多一年教育則可以幫助收入提高至 21%。

而在鄉下地區長大的男孩,如果容易與書接觸,則比不容易接觸的那一群更可能遷移到都會區(46% 比 33%),且第一份工作是白領階級的機會較大(33% 比 15%)。

「與家中藏書一同成長的鄉村孩子,可能事前並不知道教育能為他們回收的獲益如此之高,不過在他們搬往發展快速的都會區之後,就會收穫到教育帶來的完整利益,」報告進一步闡釋,「我們推測,越是在書香陶冶的環境中長大,就越使他們願意嘗試前往都市。相反地,另有 30 位男孩在較沒有書香的家中長大,都回到鄉下從事當地就能找到的農事工作,放棄從他們額外受的教育中獲利。」

當然了,三位學者也知道,如果直接從這個報告推論「閱讀讓人賺得更多」放在每個世代都一體適用,可能太過草率,畢竟他們的研究對象距離現代已經有數十年的跨度,「由於現代人家中有比我們本文中的研究樣本更多的藏書,我們也不禁好奇這個結果放在較新的世代身上是否仍站得住腳。」

但至少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推論,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環境仍是有(精神與物質上的)正面助益。

「就這個層面來說,我們認為書本就像鑽石,都能恆久遠。」其中一位作者韋伯如此說道。

更多閱讀研究,讓你閱讀更有信心

  1. 每週只要閱讀30分鐘 就能打擊抑鬱、更有自信、不再感到孤單!
  2. 不只是自我安慰而已! 科學研究發現,讀書會讓人變得更聰明、更善良
  3. 研究證實 課外閱讀能促進孩子的腦部發展
  4. 電子書重度使用者,跟你想像不一樣!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IndependentWiley Online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