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馬》電影原著作者莫波格:別只因為我相信,所以你就相信……
編譯/黃彥霖
看了反戰的書我們就應該提倡和平嗎?作者又是否應該把自己的信仰帶入作品?以反戰作品聞名的而兒童文學作家,也是電影《戰馬》原著作者麥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頗耐人尋味,他在日前的演講中提醒作家,不應將道德教訓利用作品強塞入孩子的腦袋裡,而要讓讀者在享受閱讀之餘,自然而然的感受。此外,他也一樣提醒讀者,不要輕易相信書中提倡的標準及教條,「別因為讀了書就覺得和平很好,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思考」。
每年六月底,在英國西南方威特爾郡(Wiltshire)的查克谷地上,都會舉辦一場以宣揚英國歷史為主軸的慶祝活動。這個由在地二戰史研究者詹姆斯.荷蘭(James Holland)所創辦的查克谷歷史節(Chalke Valley History Festival)至今已經舉辦第六年了,參與者可以在這為期一週,兼具學習及角色扮演樂趣的活動中,穿梭於擬真的二戰壕溝裡,或穿上凱爾特傳統服飾體會武士劍擊對打,並有超過一百場由不同領域學者、作家主持的歷史講座可供選擇。
今年,知名兒童文學《戰馬喬伊》、《柑橘與檸檬啊!》的作者麥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再度受邀演講,分享他對於英國一戰英雄亨利.坦迪(Henry Tandey)的研究和看法。
坦迪是一戰時期受勛最多的英國士兵,他也是莫波格小說《風雪之鷹》(An Eagle in the Snow,暫譯)的靈感來源。據傳他曾在一戰期間與當時仍只是德國士兵的希特勒相遇,但因為那時的希特勒並沒有攜帶武器,所以坦迪最後決定遵守原則,放他一條生路。
道德標準及教條,在真正去思考之前都不真正屬於我們
對後世的人來說,若有機會決定世界上最惡名昭彰獨裁者之一的生死,直接開槍會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選擇,再說那是在戰場上,殺死敵對的軍人並不算犯罪。但莫波格在演講中提醒,這畢竟是坦迪的人生,是他人的人生,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道德標準及教條,在真正去思考之前都不真正屬於我們。
他強調:「別因為讀了書就覺得和平很好,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思考」。他鼓勵年輕人多去閱讀與自己生活以外的故事,這樣才能更瞭解其他人的人生及他們所面對的難題,「別只因為我相信,所以你就相信。」這位總是在鏡頭前一臉嚴肅的兒童文學作家這樣說。
莫波格一直以來都因為作品中帶有的反戰思維受到推崇,他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反戰立場,不過作為作者,他認為他必須更謹慎處理自己的個人觀點在作品中介入的方式,任何想要傳達的訊息都該等孩子們享受了故事樂趣之後才自然浮現。
世界上已經有太多「政令宣導」式的訊息(propaganda),「作家們不該用作品把道德教訓強塞進孩子們的腦袋,那可能會阻礙了他們的自我思考,」他說。
讓孩子體會「真正的人生」
莫波格一直以來都堅持該讓孩子們體會「真正的人生」,生活有好有壞,作家和老師們在描述這些故事的時候不必特意去包裝、美化它們,說到美好的事物時就笑,說到痛苦的事物時也該表現出適當的痛苦,即使哭泣也無妨,掉眼淚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孩子們必須讀那些能真實反映世界的作品,他們才能認真去思考那些事,這對我們的世界來說非常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閱讀,」他說。「我們一直都會遇到來自另一方的說法,能夠討論這些才是好的。」
延伸閱讀:兒童文學,不只是給兒童
- 另類思考:童書裡呈現清一色的「安全保證」,難道不算一種欺瞞?
- 童書比你想像中更有深度:一起認識童書作家哲也、周姚萍的過去與現在
- 為什麼女生不能喜歡昆蟲、男生不能喜歡公主? 英國發起童書去除性別標籤運動!
資料來源:Telegraph 1、Telegraph 2、維基百科 Henry Tandey 、維基百科 James Holland 條目、Chalke Valley History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