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哲學家如何研究定義?「失禮」和「勢利」
在上一篇書評〈幹嘛分析失禮、八卦,和低級幽默!?〉裡,我介紹了哲學家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的一些特色,在這篇文章裡,我要討論他在書裡進行的一些定義工作。
定義對哲學很重要,許多傳統的哲學任務就旨在為特定概念找出恰當定義,例如知識論(epistemology)的核心問題就是:「怎樣才算是『知道』一件事」。面對這類問題,哲學家通常會試著提出假說,並且利用一般人使用相關概念的方式作為例子,來檢驗假說的恰當程度。這種事情沒有想像中複雜,例如說,因為我們並不會因為某人天生只有一條腿而判斷他不是人類,由此可知「人類就是以雙腳行走、沒有毛的動物」這個定義並不恰當。就此看來,哲學家的定義活動,跟科學家平常的工作很類似:提出假說並檢驗之。科學假說有可能被實驗推翻,或被迫修改,哲學也一樣。
「失禮」
為了討論現代人生活中的一些道德概念,韋斯科特在書裡提出了一些定義,並試圖捍衛它們。例如他主張「失禮行為」的定義應該長這樣:
- 這項行為違反社會習俗。
- 在這裡,如果行為者是刻意違反社會習俗,表示不關心別人的感受。(或者說,故意要引起別人的痛苦)(p.34)
這個定義的巧妙設計在於,(1)顯示「失禮」是相對於社會習俗;(2)設定了不見得要符合事實的前提,卻可以因此產生符合直覺的結果。關於這兩個設計,你可以在〈幹嘛分析失禮、八卦,和低級幽默!?〉找到說明,這裡不再贅述。我想討論的是,韋斯科特為「失禮」的定義想到的有趣反例:
- 小韋闖入民宅偷了貴重物品,在地下室縱火,屋主試圖逃跑,被小韋開槍射殺。
回顧一下,不難發現小韋的行為也符合上述韋斯科特對「失禮」下的定義:
- 依照大多數社會的習俗,你都不該偷東西、隨意放火和殺人。
- 小偷應該很難成功澄清自己「不知道(1)」,畢竟這太扯了,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小偷是為了某些理由(「順利偷到東西」、「毀滅證據讓自己不會被追究」)故意違反那些社會習俗。而我們也可以同意:「如果小偷顧及屋主的感受,就不會做出這麼過份的事情」。
根據韋柯斯特的定義,小偷的行為確實是一種失禮。當然,他的定義並沒有排除說,小偷的行為也可以同時是更嚴重的過錯,因為一個行為可以同時乘載好幾種過錯,而不導致矛盾。
然而,我們會把小韋的行為描述為「失禮」嗎?跟「殺人是錯的」相比,「殺人很沒禮貌」聽起來更像是在搞笑。在這裡,韋斯科特選擇硬碰硬,堅稱小韋的行為確實是失禮,只不過該行為同時還有其他在道德上更嚴重的性質,所以一般來說我們不會特別注意到它的失禮面向。
讀完韋斯科特的示範,你也可以照著做:試著想想看,在韋斯科特提到並處理掉的那些反例之外,你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反例來挑戰他的定義。如果你想到了,或許可以進一步替他想想:該如何修正理論來避開這個反例。
「勢利」
如同上述「失禮」的例子,韋斯科特在書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定義,這些定義都伴隨完整的說明,也事先處理了一些可能的反對意見。從韋斯科特的論述過程,你可以學到如何思索概念的定義和內涵,並用這個工具讓自己的想法更清楚。
在討論「勢利」的章節,韋柯斯特經過了重重修正,找到這個(至少在那本書裡)最終的定義:
「勢利」就是:
- 在沒有充足的正當理由之下,只因為自己屬於某團體,或跟某團體搭上線,就相信自己某方面比別人更優越,
- 並且自認為該團體會將自己放在社會階級上端。
同樣地,礙於篇幅,我得省略關於此定義種種好處的討論,直接進入韋柯斯特為它找到的難纏反例:
- 富豪的管家看不起衣著樸素的來訪生意人。
大部分人應該會認為管家的表現算是勢利。然而,上述定義卻不見得會這樣判斷,因為:
- 管家不見得同時認為自己比眼前的生意人更優越。
- 即使這裡討論的團體是「富豪的團體」,該團體應該也只會把管家的老闆(不是管家本身)放在社會階級上端。
顯然,韋柯斯特的定義似乎無法處理這種「借來的」勢利。那怎麼辦呢?
韋柯斯特並沒有替這個困難提供解法,但是我們一樣可以幫他想想看。例如,或許可以新增一個定義來處理這些原始定義無法處理的例子,像是:
「借來的勢利」就是:
在沒有充足的正當理由之下,只因為自己屬於某團體,或跟某團體搭上線,就認為自己的社會階級比對方高。
跟「勢利」的定義比起來,「借來的勢利」並不把「認為自身比對方優越」和「認為自己拿來對照的優勢團體會把自己放在社會階級上端」當成勢利的必要條件。這種差異的好處在於,前者可以說明「借來的勢利」不會導致當事人對自己有特定的優越感(當然,除了「社會階級比較高」之外),後者可以說明,當你只有「借來的勢利」的時候,連你都知道自己不見得會受到該優勢團體的認同。
「借來的勢利」能否協助韋斯科特避開問題?或者說,會不會反而引來更多問題?你也可以想想看,而這也是哲學有趣的地方。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怎樣才有禮?有時很無理……
延伸閱讀:
- 《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
- 《護家盟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