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別人在車上看書很酷,我在車上看書只想吐?!
編譯/白之衡
有些人無處不讀,廁所讀,海邊讀,搭飛機時讀,搭捷運時也讀。對於真正愛閱讀的人來說,只要一抓到空檔就能把書翻開來,的確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尤其旅行時,在兩地移動的時間,除了睡覺與滑手機,閱讀似乎是最棒的活動,於是你也這麼做。然而你可能發現,每次在車上打開書,你就一陣噁心想吐,讀沒兩頁就只能把書收起來,症狀才稍微緩和一點。
為何有些人做得到,我卻每次都不舒服作收,屢試不爽?難道愛讀書是假的,身體其實想告訴我,我根本不適合來這套?
別想太多,這件事其實有更科學一點的解釋方向。今年不久前出版新書《笨腦袋:你的腦袋瓜究竟怎麼了》(Idiot Brain: What Your Head Is Really Up To,暫譯)的神經科學家兼科普作家狄恩.柏奈特(Dean Burnett),日前上 NPR 的《Fresh Air》廣播節目時,就談到了這個現象。
在他看來,這不過就是大腦經常展現的愚笨反應罷了。
首先,他這樣解釋身體的機制: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肌肉會處在動作中,眼睛也能夠觀察到距離的變化,而內耳這個「充滿液體的小小軟管」則會充當我們的「平衡感應器」,其中的液體會隨著身體的行動而發生變化;最後,視神經床(thalamus)會將肌肉、眼睛還有內耳傳遞的資訊拼湊起來,讓大腦知道我們的身體正在移動。
不過當我們坐在車子當中移動時,情況可就大大不同了。此時,肌肉是不動的,眼睛雖然接收到距離的變化,但也看到自己的身體其實不動,但內耳不會說謊,因為我們確實在空間中前進著,內耳的液體也隨著搖擺晃蕩。
都是因為大腦錯亂啦
「因此大腦會得到亂七八糟的訊息,」柏奈特說,「肌肉和眼睛發訊息給大腦說我們是靜止的,但平衡感應器(內耳)卻說我們在動作中。」
這是一種感官錯置的狀態,「進一步來講,能夠造成感官錯置的唯一原因是神經毒素或毒物。因此大腦會認為,原來我被下毒了。而當大腦被下毒時,第一動作就是將毒排出。」於是,你吐了。
理解暈車嘔吐的原因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理解,在車中閱讀很可能會加劇你的噁心感。
柏奈特解釋,當我們在搭車的時候,由於眼睛能夠清楚看到車窗外的景色變化,因此多數人的身體感覺與大腦得到的資訊會盡力彼此協調,多多少少平衡噁心反應。但是閱讀的時候,則會關閉大量的外來視覺資訊,「這樣會多少強化感官錯置,也就造成第一時間的噁心感…因為你沒有視覺資訊能夠幫忙緩和大腦的知覺。」
不過,柏奈特目前為止也還沒有找到原因說明,為何有人上車之後一打開書就是會有不適感,但有些人就是能完全免疫。或許只能說,想要隨處說閱讀就閱讀,可能也需要一些天份吧。
所以說,如果你不怕暈車又愛看書,那還不多多運用你的天賦!
科學的角度看閱讀
資料來源:Mental Floss、NY Mag、Hello Giggles、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