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狗仔回憶錄其五:那些荒唐花招我年輕時都玩過啦!
圖片來源:Pixabay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狗仔回憶錄其五:那些荒唐花招我年輕時都玩過啦!

「我做什麼,你跟著我做一次,就可以走了!」燈光昏暗的包廂裡,當黎智英準備起身告退時,「媒體大少」露出促狹的表情對著他說。

黎智英沉著氣,默不作聲。只見媒體大少彎下腰,脫下身旁待酒女郎的高跟鞋,置於玻璃桌上。

媒體大少望著面無表情的黎智英,隨手將一瓶兩萬多元的葡萄酒,倒進殷紅的高跟鞋裡;然後,拿起、仰頭,一飲而盡。一旁陪酒的女郎、陪笑的卿客紛紛鼓掌叫好!

「該你!」當媒體大少再拿起酒瓶倒酒時,黎智英已經轉身而去了。

2001年秋夜,在陽明山幽祕的別墅裡,美食醇酒後,聽黎智英講故事格外過癮。

他說起,年前初到台灣探路時,由於人生地不熟,只得四處拜會求教。(詹宏志說,那時黎智英一天到晚窩在他的辦公室問東問西)

初露接班架式的媒體大少,特別和黎智英約在他常去的高級酒吧,想讓這個跨海而來的港仔,開開台灣眼界。

「哈哈哈!這些我年輕的時候都玩過了!」說完故事,黎智英爽朗地大笑。

他隨即解釋說,他早期在香港做成衣加工出口時,為應付客人,也不免這類的應酬,直到有一次,一位美國大客戶明示要他安排女人陪宿。

「他是個大buyer,訂單沒了,我工廠就執笠(倒閉)了!」黎智英說,他把一位身材高䠷的美女送進飯店後,由於不放心,自己就在一樓大廳半睡半醒地等候。

女孩下來、打招呼、離去,一切平順。

「我出了飯店大門,天光微亮,我突然覺得很沮喪,想自己怎會淪落至此!」黎智英說,「那以後,我就覺悟:『有專業就不用作雞了』!」

黎智英作生意不拉關係、不走門路,甚至不應酬,這在台灣是個異數,我想在香港可能也不多見吧。

近日,聽聞某金融大少的弊案新聞(馬路消息說,他有一整層的辦公室接待政界的客卿們),以及新政府上台後,官商交賊的嘴臉,不禁讓我想起,十五年前,那個清涼有風的夜晚。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不同的媒體想像:

  1. 變動的媒體時代,更要從基本的《編輯七力》做起──專訪資深媒體人康文炳
  2. 【果子離群索書】在雲端發想,在凡間執行──編輯部的矛與盾
  3. 在媒體失效的年代,我們到底看的是新聞還是平台?是內容還是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