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十個修辭,有效提升寫作力!
圖片來源:Pixabay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十個修辭,有效提升寫作力!

本文提到的修辭與句法,是所有修辭與句法的一部分;而修辭與句法,是寫作技法的一部分。有效的修辭運用,都應該與對主題的掌握,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以及深入的語境有關。下列十種修辭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寫作能力,不過如何應用,需視文章整體狀況。

1. 正向強化。以一個正面修辭強化另一個正面修辭。

  • 他具有一種低調、不裝腔作勢的聰明。

2. 負向強化。以一個負面修辭強化另一個負面修辭。

  • 他的作品連最起碼的可信度都拋到九霄雲外。

3. 漸進強化。可用二個或三個修辭,由輕而重地強化。

  • 他們竟可以若無其事、毫不害羞,甚至理直氣壯地將一個犯罪行為,包裝成產業的創新。

4. 三面強化。用三個修辭,構成涵蓋性的指渉。

  • 這一代的台灣中年人,普遍缺乏個性、文化自信與民族自尊,正因為他們成長在一個全然扭曲的時代。
  • 他那種對控制、紀律與克己的著迷,完全是一種法西斯美學的特質。

5. 對比反差。是……不是……;不是……是……

  • XXXX是一部只有力沒有美,只能給人興奮、不能給人啟示的電影。
  • 她賣的不是斬瓜切菜的烹調技巧,而是強烈的個人風格。

6. 正面翻轉。

  • 在台灣政壇,吳XX好辯卻又缺乏辯才,喜發豪語又往往大言不慚。

7. 負面翻轉。

  • 他在錯的地方,也往往比許多人在對的時候更富啟發性;他對文本的誤讀,甚至成為一種有趣的新解。

8. 成語新用。拆解和強化。

  • 拆解。關於這些未經證實的傳聞,我們可不可能只起心而不動念,只覺知而不妄加論斷。
  • 在台灣,只要你不至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總會有與貧富懸殊接觸的第一手生活經
    驗。

9. 善用譬喻。

  • 我站在電視機前,這些疑惑如汽水開瓶後的虛空氣泡,不停地大量浮升。
  • 他平緩的聲調中有一種嘲諷,他注重詞與詞之間的距離,好像行走在溪流中的一塊塊石頭上。

10.澄清概念。XXX不是xxx

  • 懷舊不是守舊,前者雖然帶有三分自欺回首往昔,但心裡明白,過去是回不去了;後者雖然身處現在,卻固執地拒絕承認過去已經過去的事實。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不同的媒體想像:

  1. 變動的媒體時代,更要從基本的《編輯七力》做起──專訪資深媒體人康文炳
  2. 【果子離群索書】在雲端發想,在凡間執行──編輯部的矛與盾
  3. 在媒體失效的年代,我們到底看的是新聞還是平台?是內容還是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