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格麗特‧愛特伍、安‧萊絲,以及讓人重返年輕歲月的青春之血
編譯/黃彥霖
「為了繼續活下去,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呢?」
當然,最理想的狀況不是只有活下去而已,最好能像《暮光之城》的吸血鬼帥哥愛德華(Edward)一樣,永保青春(但是少點亮粉)。說起來像小說情節,但現在的科學技術或許還真能做到這件事。
根據史丹佛大學神經學教授魏斯柯瑞(Tony Wyss-Coray)的研究,如果我們將一隻年輕老鼠的血漿抽取出來,注射進另一隻年長老鼠的身體裡,那麼後者的肌肉、神經等部位將會被重新活化,彷彿牠變年輕了一樣。
謝天謝地,這些吸收了年輕血液的老老鼠沒有像愛德華那樣,需要不斷壓抑自己總是渴求著更多的欲望。而大約就在半年之前,一間位於加州、名為Ambrosia(意思是神的食物、天上美饌、仙丹)的公司,開始使用這項技術對人體進行類似的實驗。
Ambrosia募集了三十五歲到八十多歲的受試者,預計在接下來兩年之中,替他們注射二十五歲以下年輕捐贈者的血漿,並追蹤測量這對老化狀況的影響。有沒有效?沒有人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受試者肯定非常願意再次體驗青春的滋味,因為這是一場由參與者集資的實驗,每位受試者都要付出八千美元的代價,以求幾袋甘美的年輕血液。
好吧,說是甘美或許是誇張了點。但若將生命力、青春、時間想像成不斷蒸發的水份,當它們隨著我們年紀逐漸喪失之時,有人願意灑下幾滴雨露以延緩沙漠的到來,我們多少都會滿懷感恩的心,稱讚一下那些雨露吧?
美國著名的黑暗小說女王安‧萊絲(Anne Rice)就對這項實驗表示正面態度,她唯一「不滿」的是受試者的條件:
「血液是每個人都能貢獻的東西,我不懂為什麼只有富裕的人才能參與。很顯然,只要出價合理的話,我們可以找到幾百萬個願意分享他們血液的年輕人,完全不必將這當成是某種奢侈品。」她補充道:「這跟放棄我們身上的器官不一樣,血液會再生。各種經濟狀況下的人們都可以受惠。」
非常正面,極其正面。
背後原因其來有自。
除了同樣成為作家的兒子克里斯多弗‧萊斯(Christopher Rice,《天堂崛起》的作者)之外,安.萊絲其實還曾有過一個女兒。1970年,米雪兒‧萊斯(Michele Rice)被診斷出患有急性粒細胞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兩年後就離世了。那年她還不滿七歲。安‧萊絲將喪女之痛化為創作動力,不到五週就寫完成名作《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開啟了她稱霸暢銷排行榜,並將現代吸血鬼類型小說發揚光大的黑暗王朝。
而《夜訪吸血鬼》中那個因為成了吸血鬼,而永遠維持著五歲樣貌的小女孩克勞蒂亞(Claudia),可以說就是米雪兒的化身。
相對來說,同樣身為作家的瑪格麗特‧愛特伍就對這項可能讓人們回春的技術暫持保留態度。才剛在2015年的小說《The Heart Goes Last》中寫過類似情節的她,對這項技術肯定不會陌生,但愛特伍顯然認為這件事的災難程度可能跟全球暖化差不多。
雖然如安‧萊絲所說,血液會再生,但誰說得準回春一歲需要多少年輕的血液呢?治療淋巴癌或是帕金森氏症又需要多少?當新鮮的血意味著新的時間,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屯積時間或是盜取時間的權利者。這也許就是科幻小說跟奇幻小說的差別吧?前者總是比後者要更富反烏托邦氣息一些。
而我們的真實世界到底會走向怎樣的結局呢?也許我們再多讀個幾本小說或是稍微等個幾年,就會知道了。
參考資料:
The Daily Beast、Peter Thiel、Inquisitr、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