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太陽底下還有新鮮事:2016全新童書出版社帶給我的繪本感動
Photo Credit: Pixabay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太陽底下還有新鮮事:2016全新童書出版社帶給我的繪本感動

2016年的繪本(童書)出版社,多了許多,幾乎都是小而美的出版社。對於曾經每天都要在書店裡跟新出版的繪本「慢慢相處」的我來說,看到了這些新的出版社和新的選書想法,當然忍不住想推薦給更多人。

在市場上,許多爸媽和教師都已經熟悉的繪本(童書)出版社,其編輯選書和活動企劃方向,多是為了滿足既有的讀者需求,所以他們能夠再拓展的議題深度和出版方向,在市場利益的考量下,相對受限,必須更加謹慎小心。相反的,全新的出版社因為沒有固定的讀者,也沒有固定的出版方向,因此出版社的編輯人員,似乎更像是在探險一般,可以(相對)自由的選書和規劃活動。

這些嘗試和挑戰,很需要讀者的支持。

像是步步文化出版的《我在礦山的童年》。故事裡有喜有悲──喜的是在窮苦的礦山小村莊裡人們彼此之間真誠的友誼,還有一幕幕在山邊水岸的鄉村趣味生活,透過孩子的生活和眼光,展現在繪本裡;悲的卻也是因為只能挖礦,因此每個礦山都會有的爆炸危機當然也影響了長年居住在此的人民,一旦遇到了就又是好幾個家庭的破碎。

故事是以作者的童年生活為譜所寫下來的,對於兒童讀者來說,很容易感同身受;此外作者更選擇以幾乎只有黑白(灰)的簡單色調來作畫,全本書沒有任何色彩的畫面,卻讓讀者似乎更容易進入礦山生活的脈絡想像──這本繪本在日本還得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對作者和出版社都是很大的鼓勵。

只是對於讀者來說,講述著庶民生活傷痛,又毫無色彩的繪本,通常不會是家長購書的首選。就像許多繪本網路討論區上對於類似主題的繪本所寫的:「身為家長,我一點都不想讓孩子感受到人生的苦難,我只想讓孩子過得多彩多姿的喜樂人生……」、「不管是死亡還是悲傷,等孩子們長大再說吧,現在他們不會懂的!」此一基調的發言在父母教養討論圈裡,其實佔有不小的比例。只是這本書總會讓我忍不住想起,台灣也曾經有過多起礦山爆炸事件;也沒有忘記台灣也曾多是窮困的小村生活

小鼠弟弟弟在我一再翻看此書的某一天問我,為什麼如此喜歡?

我想可能是因為家族裡的長輩多是體力勞動者,所以爸爸一直希望我努力念書,以求階級翻轉,他一點都不希望自已的孩子和他一樣辛苦,像是用命在換錢一樣的過日子。於是這本書在我重讀多次的翻頁間似乎都還能聞到爸爸每天回到家時的那身土粉味,而爸爸沾染了全身的灰土,也像是這本書裡的用色,都只有黑白灰。書就是這樣的吧,總是因為與人的生命經驗有了關連,才值得反覆思索。

我盼望》也是一本值得和孩子一起慢慢讀、細細想的書。

書裡寫到:

我盼望
你付出的比得到的還要多

我盼望
你能夠「我們」比「我」還要多

看似是簡單的爸媽給孩子的祝福小語,但是作者可沒打算只是做出一本甜美的暢銷禮物小書。書裡的插圖搭配文字,其實是好多好多深刻又有意義的「小提醒」,而這些話語其實不只是為了滿足父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含蘊了作者對讀者身為社會公民的期待──更多元的理解他人的生命處境、更有想法的為他人付出……。

像是一種道德教育和倫理教育的範疇,只是作者並不只是希望讀者做到單純的美好生活規矩,而是更廣泛的邀請讀者在日覆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思考自已的行為,也思考自已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還有什麼更好的可能。

這當然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練習和察覺,成人和孩子們都可以隨時開始,不間斷的持續著。

只是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開始,倒不如試著從《動物博物館》這本書開始。這本有著小百科概念的書,是近幾年來的全世界都在流行的童書出版趨勢之一,但是在許多作品裡我特別喜歡這本書。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朋友的家裡,當時只有英文版,我卻已經被書裡優美又精細的插圖所吸引,而這樣的動物圖鑑,當然也沒有科學性的重要。這本書雖然有厚厚的兩百頁,但是作者獨特的觀看動物的方式所繪製而成的動物和生命樹,讓我當下就好想擁有這本書。總算在2016年有了中文版,我更是開心的到處跟朋友推介這部作品。

於我而言,小時候我們其實都對動物有著高度的興趣,只是在缺乏文化資源的情況下,多數人最後對於動物的感受約莫都只剩下考試的記憶和動物園的參觀經驗而已。因此《動物博物館》像是在提醒大人讀者,如果對於世界萬物你已經感到無聊又無奈的時候,不如拿起這本書,試著練習用不同的觀點,找到你以為你早已熟悉的事物裡,你還沒有真正知道的事情!至於對孩子來說,當然也總是能從這本書裡找到樂趣,不管是因為對於動物的愛還是對於科學知識的喜好。

2017年,我相信出版前輩們,一定會再為讀者找到更多好看又值得反覆閱讀的繪本。國際書展在即,想要為孩子挑書的家長們,不妨也試著在這些你連名字都還記不得的小出版社攤位中尋寶吧!

延伸閱讀:

  1. 我在礦山的童年》/步步出版
  2. 我盼望》字畝文化
  3. 動物博物館》大家出版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繪本教我們的事:

  1.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問我!聽我!是每個人都該擁有的權利
  2.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孩子和繪本,是大人的老師
  3.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改變是唯一的不變:記一堂為什麼不能按照教案上課的閱讀課?